上周,IMF主席卡恩因涉嫌企图强奸、性侵犯和非法监禁等指控而被捕。此前,希腊重组债务的谣言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欧洲官员重复上演的安抚手段效果减弱,市场对欧债东山再起忧心忡忡。虽然官方不断发表讲话表明希腊无需进行债务重组,已经失去6月加息预期支撑的欧元前景并不乐观。
点评:高层腐败在政治界屡见不鲜,但对欧元来说,此次卡恩丑闻是在来得太不是时候。在风险偏好回落,欧债风声鹤唳的紧要关头,在欧元在一系列打击连续回调的关键时候,卡恩丑闻无疑雪上加霜。同时,由于美元掀起新一轮反弹行情,欧元短线难以摆脱空头压制。
受到英国国内通胀不断升温影响,英国央行在上周三调高通胀预期。最新的英国数据显示,与2月报告比较,通胀预期有所上调;这主要是因为能源价格的走高。英央行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其对公用事业费用的影响是提升通胀预期的主要原因。
点评:虽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跳水行情,但大宗商品长期看多一直是投资市场主流。原油大起大落,大宗商品重拾涨势,这都使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受此影响,英镑中长线将受到国内通胀影响走高,尽管美元涨势逼人,英镑也不甘示弱。
尽管美国国内通胀越演越烈,但美储在升息问题上却一直扭扭捏捏。上周一美国里奇蒙德联储(Richmond Federal Reserve)主席莱克(Jeffrey Lacker)当地时间周一(5月9日)表示,若经济复苏趋稳推高通胀预期,则美联储(FED)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升息。随后,克利夫兰联储(Cleveland Fed)主席皮纳尔托(Sandra Pianalto)周三(5月11日)表示,尽管最近能源和商品价格跳涨,但几乎不存在通胀激增的风险。美储升息问题仍是谜团。
点评:美国升息前景迷离,并没有阻碍美元冲高。受全球避险偏好引导,美元延续反弹。大宗商品和原油的过山车行情让投资者心有余悸,美元反弹势在必行。尽管美元风光无限,但美储量宽和欧债一样是顽疾难除,因此,美元走强,但不宜盲目追多。
中国方面,中国央行周四(5月12日)宣布,从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点评:本次调准是中国第五次,也是去年以来第11次上调。高密度的调整让市场对中国央行的小打小闹产生了免疫力。本次中国上调准备金率市场反应比较清淡,连关系密切的澳元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不难看出,大宗商品变动才是影响澳元、加元变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