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消息面:
周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冈本(Geoffrey Okamoto)呼吁各国从挽救经济崩溃转向恢复以增长为导向的政策改革,以提高经济复苏前景并使其更具可持续性。
冈本在IMF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新冠疫情推迟并逆转了一些有利于增长的改革,恢复这些改革有助于弥补疫情期间损失的产出。
他指出,允许更快重组和解决不可行企业和劳工政策的改革、以帮助重新培训工人并使他们与职位空缺保持一致,可以帮助将工人和资本转移到更有前途、更有活力的经济领域。改进的竞争政策框架可以减少市场力量在少数企业之间的集中,并创造更有活力的竞争和创新。
冈本称:“利用这一时刻进行一些艰难的改革意味着仍在实施中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将成为通往更光明、更可持续未来的跳板,而不是支撑疫情前经济疲软的拐杖,抓住机会可以实现疫情后多年的稳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表示,与疫情前相比,采取此类措施的发展中经济体能够将其与发达经济体生活水平趋同的速度提高一倍。而对发达经济体而言,面向供给侧的促增长改革可以防范因需求过剩压力导致的持续通胀风险。
中美贸易:
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一年内持续遭受重创。于是拜登政府试图通过“印钱”的方式来挽救市场。但“撒钱”的弊端显而易见,因为这样会带来货币贬值,加剧通货膨胀。如今,因为白宫的错误政策,美国通货膨胀的现象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国内各州物价疯涨,据美国媒体报道,纽约州、得克萨斯州、阿拉斯加州等地的物价已经到了民众难以接受的程度。
为了弥补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拜登想要通过加征关税对各个国家“割韭菜”,同时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转嫁金融危机。不过,由于新冠疫情的“后遗症”过于严重,如今美国产业链几乎处于一个半停滞的状态。但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疫情防控取得圆满成功的情况下,我们已经率先恢复了工业生产能力。
因此,在全球第二波疫情来临之际,中国顺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支点,为各个国家的抗疫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商品出口。由于中国处于卖方市场,对美出口量明显高于进口量,因此即使拜登想要加收关税,那么中国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将这部分税费通过“涨价”又赚回来。
由于中国的反制措施,美国国内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由于关税壁垒,对美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极大了的干扰。因此,进入6月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国内的商业团体开始游说拜登政府,要求美方取消掉先前对中国征收的一系列额外关税。
在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透露出要与中国高层通话的意愿,不过被我方果断拒绝了。不过,当下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
日前,中国外长王毅对外表示:中美之间是否存在会晤的可能,这主要是看美国的诚意如何。如果美方愿意放弃针对中国的打压政策,诚心认错,那么中美再进行次对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美元对港元汇率:
亚汇网观点:
1.日线图上,美元对港元汇率收阳线,收盘价受MA5支撑,短期看涨。
2.均线系统走势来看,MA5、MA10多头排列,MA5、MA10向上运行状态。MA60死叉MA100,MA60向上运行状态。汇价受MA5支撑,市场交投气氛整体多方占优;MACD指标显示多头状态,红柱扩张。综合看来,美元对港元汇率看涨。( 亚汇网编辑: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