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同时,我国进出口增速呈现逐月回升态势。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
出口展现强韧性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中国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中国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针对我国当前面临“关税战”、外贸挑战和压力增多的局势,吕大良进一步指出,我国在出口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
从国内产业创新看,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例如,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四年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继续增长10.8%;专用装备出口连续九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我国的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增长4%。
东盟稳居伙伴第一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应对“关税战”,我国在货物贸易进出口方面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开拓非美外贸市场,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二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行出口转内销。
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2.2%,高出整体0.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51.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71万亿元,增长7.1%。
吕大良指出,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
外企进出口四连增
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8%,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增长0.4%,占进出口总值的29%。
据介绍,近五年,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大概是1/3。今年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超过6.7万家,创近三年同期新高;外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连续4个季度实现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等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全国占比保持在四成以上。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贸易进出口走势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部分领域将实现增长。然而,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和挑战,中国外贸企业仍需保持警惕,加强风险管理和市场多元化布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