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再拼自贸区申报 哪家强?

文 / zhangyi 2015-03-09 11:03:45 来源:亚汇网

  目前全国两会时间过半,第三批自贸区申报再“热”,借助“盛会”时间,多个省市在营造自己的“舆论场”,再度接连发声,建议在各自区域建立自贸区,包括辽宁、四川、陕西、广西以及中部四省,即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

  李克强总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虽并未言及是否可能有第三批自贸区,但后来提到“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这在力图申报成功的地区看来是个积极信号。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里景瑞在近期辽宁省代表团开放日上表示,“总理再一次提出建设自贸区的战略,且明确了方向,意味着中国将加大开放力度,加大与国际的接轨。”

  “不仅有沿海身份,中西部身份的更多,应该说这是个好现象。”里景瑞说,目前申报建立自贸区的省市已有20多个,有9个省市在今年各自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申报建立自贸区,包括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吉林、辽宁、山东、广西和重庆。

  这些省市多数已开始了新一轮比拼。

  拼表态。梳理公开报道,截至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局长杨和荣,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都已在两会期间建议在各自区域建立自贸区,相比之下,大连和郑州的表态更“高层”,除了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里景瑞和郑州市长马懿,辽宁省长李希、河南省长谢伏瞻也分别表态支持。

  拼策略。广西、重庆、四川、辽宁是在媒体采访或代表团开放日时,对媒体阐述自身的诉求,将舆论扩散。而河南则是向国家最高层领导当面“恳请”。在河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参加审议。在河南省长谢伏瞻建议国家批准设立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后,郑州市长马懿恳请“国家支持河南以郑州为主体建内陆型自贸区”,张高丽支招:学习上海等自贸区的经验,做好自己的工作,条件成熟了,就水到渠成了。

  武汉、长沙等城市却提供了“新玩法”:抱团。长沙拟联合武汉、南昌、合肥,向国家共同申报首个内陆跨区域自贸区。目前,长沙市长胡衡华、长沙副市长何寄华等在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已提出上述建议,并呼吁国家给予支持。

  拼优势。光“建议”、“恳请”和“呼吁”是不够的,还得看优势。杨和荣说“广西地处‘一带一路’西进南下的重要地区”;汤宗伟说“重庆是‘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连接点和内陆开放高地”;而四川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傅勇林说"四川有广阔的市场腹地与回旋空间,而这是近年中央特别强调的两个概念";西安将可能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意在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辽宁除了沿江沿海,还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镇;长沙、武汉、南昌和合肥在中部崛起战略后,则将依靠长江经济带战略;同处中部的郑州“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但自认为有交通等区位优势,可以起到“西向开放、东向联系的枢纽作用”,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那么,如此一拼,未来的第三批自贸区将有几个呢?谁又最有可能入围呢?

  里景瑞说,实施自贸区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何时何地建立何种特点的自贸园区,应该有地方的积极努力,地方积极创造条件去申报,“更应该由国家层面来综合考虑和整体把握。既要考虑各地区软硬件条件,更要顾及整体空间的合理布局。现在四个自贸区布局总体看是比较合理的,下一步应考虑国家其它地区。“他认为,从整体分布来看,在东北地区至少应该建立一个,或者像第二批省份那样有几处自由贸易园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长沙、武汉、南昌和合肥的抱团申报,从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说是模式的创新,或有助于自贸区获批,但也面临内部的管理问题,最终能否提高成功率不好说。他说,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在东北设立自贸区,中部也应该有一个,但具体分布最终仍取决于国家发展战略。

  张高丽在上述河南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表示,自贸区很多好的做法,将分几个层面进行推广:有的可能会在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推广,有的可能会在全国推广。将来东、中、西部有条件的地方,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也都会考虑设立自贸区。“自贸区建设,我感觉东中西都应该有。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就是要东中西协同发展。”

  而上述省市多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上,于是,谁能最终胜出,仍有诸多猜想空间。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