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如何看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制度?

文 / 安迪 2015-08-11 13:45:18 来源:亚汇网

  近期,文化部部署开展了对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的集中排查工作,共排查出120首内容存在严重问题的网络音乐产品,其中张震岳、黄立行、许嵩等著名歌手的曲目郝然在列。这些网络音乐产品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会公德的内容,违反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已被列入网络音乐管理黑名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供。

  “我们先公布违规产品,各企业主体在15天内自查自审,完成下架删除。15天后文化部将组织综合执法机构进行网上巡查、重点检查。凡拒不下架黑名单所列网络音乐产品的,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将依法从严查处。”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刘强指出,作为加强网络市场中的事中、事后监管的重点措施,“黑名单”制度将成为今后的常态管理方式。

  记不得从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叫做“人乱乱一家,网乱乱天下”,说的虽然算不上十分准确,但道出了网络传播迅速广泛这样一个事实。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是网络的独特优势,但是网络却不能“聪明”得像人的大脑一样对进入的所有信息的优劣进行准确甄别,结果就造成了目前网络内容鱼龙混杂,优劣并存这样一个我们并不想看到的局面。因此,政府部门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十分必要,而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拿这次创立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制度来说吧。首先,有力地净化了网络音乐市场环境;其次,规范了网络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再者,“黑名单”制度作为一种常态管理方式,能对网络音乐制作单位和个人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除此之外,以“黑名单”为“样板”,给互联网文化单位内容自审提供了准确的“靶子”,便于企业将违规产品定向清除,明确底线,加强服务。

  但是,我们知道每一项制度的成熟都需要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要完善那就存在问题,将要建立的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制度同样也不例外。比如“‘黑名单’什么时候公布合适”这个问题。就像本次“黑名单”的公布时间,笔者觉得就不甚妥当。

  人们都有这么一个不是毛病的毛病——好奇心,主要表现为越是越掖着藏着,明令禁止的东西,越想要看一看。“黑名单”的公布,已经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理,使“黑名单”中这些歌曲的关注度猛增,而15天的自查自审、下架删除期限,给好奇者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来听(看)这些歌曲。这样短时间内不仅没能阻止这些不健康歌曲的传播,反而提高了它们的点击率,“黑名单”在无形中把这些“榜上有名”的歌曲和歌手炒作了一番。(文:危石儿)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