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化部网站消息,为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络音乐市场,促进网络音乐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文化部近日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集中下架120首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产品,拒不下架的互联网文化单位,文化部将依法从严查处。(新闻链接)要求下架120首网络音乐,被称为“音乐黑名单”,这是继“动漫黑名单”后,文化部的又一管控大动作,如此管控,以前广电总局经常出手,文化部之前也出手过,包括张惠妹、林宥嘉、萧敬腾等著名歌手的歌曲都曾涉嫌违规。
这是正三观的必要,旨在改变病态的娱乐市场,捍卫最起码的“真善美”底线,公序良俗底线。应该讲,对于绝大多数想欣赏健康音乐作品的公众来说,看到禁止这样的淫秽暴力音乐作品,肯定是点赞的,为什么近来流行起一句“贵圈真乱”,说明演艺界确实有了一些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趋势,当下各领域都要讲究风清气正,演艺界这个“贵圈”因了其较强的传播和引来社会仿效的功能,首当其冲该当成为管束的对象。而基于黑名单作品对成长中的孩子有巨大杀伤力,严令下架,有救救孩子的意义,令人欣慰。
这次的“音乐黑名单”依然有让人惊讶的看点,就是某些知名歌手的部分歌曲,也在被禁之列,譬如:张震岳、许嵩、黄立行、Mc Hotdog、罗百吉、谣乐队,还有《中国好歌曲》唱了一首《画》而为人所知的赵雷。最新消息显示,部分音乐人对上榜黑名单立即有了回应,譬如张震岳公司说“本来就不唱了”,罗百吉说:“被禁也好”。无论是为了门槛许可,还是为了市场收益,这些服软认罚的表态,都显得顺理成章,可以理解。
而纵观这份黑名单的作品,说其含淫秽暴力等内容,确实是证据确凿,有明显的秽语综合征,他们用了明确无误的脏词汇,甚至在歌里直接谩骂,他们唱了赤裸裸的欲望,不打任何“马赛克”,甚至就是叫春卖身而不卖艺。还有一些是犯了政治方面的禁忌,消解崇高、嘲讽经典、颠覆公德、搅扰治安,鼓噪、呐喊和歪曲定义了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以颠覆、挑衅和搅局的姿态对意识形态作出不符合主流的诠释解读。
而有一种无奈的效应会是,越禁越火,他们依然会有市场,对于传播作用而言,主流舞台是有其优势,但对于市场收益来讲,酒吧、歌厅、包括网络等消费场合,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滋润的养分,这种效应,一定程度上会消解了禁令的作用。
还有,如何在禁低俗恶心歌曲的同时,不伤害文艺的百花齐放风格,保持创作领域和互联网领域相对的宽容度与自由度,这也需要我们文化管理者把关一种维度,守住艺术性的共识性规矩,捍卫道德层面的主流荣辱价值观,维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尊严,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来进行一场“改造我们的欣赏、拯救我们的童真”的文化价值重构,营造雅致文明的惬意人世和积极健康的国民生活方式,不能让音乐的节操碎了一地,不能让我们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被垃圾音乐摧毁,不能任由粗俗与暴力肆虐,扭曲正常的人性。
(文/华龙网:杨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