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百强县的历史,它们真的很强吗?
文 / 芳芳
2015-08-24 16:14:21
来源:亚汇网
集中全国70%以上人口的县域治理,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数字来看,“百强县”无疑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领跑者。然而,透过他们经济高速增长,人们不难发现,这些强县目前普遍经历着各种资源短缺的“成长烦恼”。
据调查,土地资源紧缺是“百强县”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百强县”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与改革初期相比,十强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程度超过2/3,即使在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土地的情况下,十强县平均每个县耕地面积还是减少了5000多亩。发展起步较早的广东顺德806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耕地面积仅仅剩下13000公顷;广东南海1074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耕地面积剩下不到20000公顷;江苏江阴人均耕地已不足4分。
与此同时,电力紧张在“百强县”中也较为普遍存在,水资源紧缺等矛盾也比较突出,“民工荒”、“技工短缺”等问题也摆在了强县面前,越来越让这些“手中有钱”的强县,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当人们把赞誉的目光、追赶的目光瞄向“百强县”之时,千万不能忽略那些触目惊心的增长代价。“百强县”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领跑者。假如全国所有的县,都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楷模,这样的发展是不值得的,对子孙后代无益。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的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而不是“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式的发展。同时,在和谐发展方面,一些百强县做出了很多的榜样。对于百强县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摈弃落后的,这才是发展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