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中国成第二富国家:过亿人中产 民国谁最土豪?

文 / 安迪 2015-10-14 14:33:03 来源:亚汇网

  外媒称,投行瑞信13日发表最新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仅次于美国;以中产阶级人数计中国为全球之冠,达1。09亿名。

  据路透社10月13日报道,报告称,按当期币值计算,全球财富总值自2014年年中起至2015年年中减少12。4万亿美元至250万亿美元,跌幅为4。7%,因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升值,抵销了股票和楼价走势的影响。若按固定汇率计算,全球财富总值上升13万亿美元,增幅为5。1%。

  报道称,按国家划分,全球最富裕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85。9万亿美元)、中国(22。8万亿美元)及日本(19。8万亿美元)。中国今年取代日本占据第二位,主要由于汇率的不利走势,日本的家庭财富下跌15%。

  报告显示,“中国股市的市值于截至2015年年中的12个月上升约150%,然而,由于金融资产仅占家庭财富的一半,而股票只占金融资产小部分,故中国家庭财富受股市走势的影响较预期小。”

  “中国内地股市其后由6月中旬起急转直下,对整体财富造成的负面影响有限,但其效应会因来年任何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而放大。”报告并称。

  报告预期,中国的财富总值于2020年前将增至36万亿美元,在全球财富345万亿美元的占比10。4%,仍居第二位。届时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达232万名,全球排名第六。

  报告显示,全球中产阶级成年人的数目已由2000年的5。24亿名增至2015年的6。64亿名,相当于成年总人口的14%。

  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只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按绝对值计算却是全球最多,达1。09亿名,超越美国9200万名的中产阶级成年人。

  报道称,报告以美国作为基准国家,当地以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按2015年年中的价格计算)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值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

  民国首富:张学良——最土豪最败家的富二代官二代集合体“四大家族”富可敌国可谓家传户晓。 可是“四大家族”全部财富不如一个东北军阀张作霖和他宝贝大儿子张学良。

  比起来,张作霖才是民国首富。祖辈名字听起来就像富豪。祖父:张永贵。父亲:张有财。张作霖名字不用富贵,却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土匪一路攀升到割据一方的“东北王”,从不名一文的穷小子一跃而成为北洋时期首屈一指的大首富。

  据1926年10月10日成都《民视日报》所列财产表(基本相当于现在的《福布斯》排行榜)显示,北洋时期,71个官僚军阀要人私产总额达63000万元,而张作霖个人则独占5000万,高居榜首。

  张作霖投资或入股的工商企业还有:大亨铁工厂、大冶铁工厂、政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宁古塔发电所、恒源丝厂、肇新窑业公司、奉天纺纱厂、八王寺汽水厂、惠临火柴公司、大昌兴军衣庄、魅祥畲军衣庄、魁盛祥军衣庄、奉天东方粮栈、奉天强华公司灰铺、天津恒源纺织有限公司、中日合办兴发公司等等。

  除此以外,张家还有一些夫人、子女或亲信名下的房产、土地、商号,这样的财产有多少,恐怕张作霖自己也说不清楚。张作霖在完全控制了东三省的军政大权后,还创办了祥钱号、三畲合银号等钱庄,发行私帖,类似于现在的支票。年轻的少帅出入于赛马场、网球场、俱乐部等场所,拥有私人飞机等奢华用品,是那个年代中国最时髦的年轻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北大营6800名士兵被600多日军赶了出去,沈阳失陷。日本关东军闯入位于沈阳市大南门的张氏帅府,将张学良存在这所旧宅里的贵重物品及他多年精心珍藏的古董及名人字画劫夺而尽,至少价值2。 5亿元。

  1936年底“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失去自由。一直到1959年他由基隆囚禁地回到台北市,在市郊北投的复兴三路上自己花钱修建了一座二层的普通小楼。这是他在台湾居住几十年间唯一的一处住宅,也是他在台湾的唯一私产。

  晚年的张学良更把金钱看作身外之物。1995年1月28日张学良曾写下一首言志之诗:“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富贵如浮云。”张学良用他的诗句来表达他坦荡的情怀,恰是“富贵如浮云”。

  民国年间的富商:圣人张静江

  在民国史上,有一位功高盖世、人送外号“现代吕不韦”的奇人:不仅是二十世纪初江浙财团的四大亨之一(其一生在商场创造了现代中国的许多“第一”:第一个创办证券交易所,第一个创办西湖博览会……)而且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中华第一奇人”;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陈果夫称他为“党国理财第一人”;毛泽东称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

  他就是民国富商、政坛元老张静江,曾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代理国民政府主席。

  张静江(1876—1950),名增澄,字静江,又名人杰,号印光,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其祖父张颂贤与外祖父庞云,“均为丝商巨贾,个性又都开朗豪爽、冒险进取、热心公益,人杰(张静江的名)自幼受熏陶”,两人对张静江一生的影响很大。张静江自小爱打抱不平,当时被大人们称为“小侠”。这个少年侠客在一次冲进火海救人时被严重烧伤,虽然大难不死,但落下终生残疾,髋骨摔折,股骨断裂,走路一跛一跛的。但这丝毫未改他的豪侠性格。

  艾丕荣 陕西米脂县人,民国初年去镇川接替父业经营小商铺。民国7年(1918)与其弟艾润兰商议,开始经营皮毛生意,数年后即成巨富。民国17年(1928)又扩大经营范围,从出售手表和雨鞋,发展为经营百货。为获取较大利润,店铺坚持四季营业,每天清晨开铺,天黑关门,夜间也接待急需顾客。在争取大顾主方面,下大功夫,不遗余力,重要买主亲自接待,百问不烦,百取不厌。无客时练习算盘,议论经商之道,从不闲坐闲聊,并恪守信用。由于经营有方,生意兴隆,成为当地一大名店。

  张良臣(1876~1948) 原籍大荔县西婆合村。幼时随父学习织毛缠子手艺,后经营毛缠子、织绒和栽绒毯,开“敬义和”毛货店。他严格把关,原料规格坚持不二,产品出厂,守少不滥,因而声誉大振,销路日增,成为红极一时的“名牌货”。织绒用顶佃羊毛织成,有男袍、女袍、马褂、女袄四种,白、青驼等色,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地。栽绒毯有地毯、床毯、车垫、椅垫、马鞍及马褥子等类。绒毯子的图案有动植物、丹凤朝阳、嫦娥奔月等,为国内外顾客所喜爱。民国17年(1928)在西安参加农工产品出口展览会,获一等奖。同年参加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获优等奖章及奖品。民国35年(1946)因时局变化,外贸出口及传统销路断绝而停业。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