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心理学》4|技术分析鼻祖——道氏理论6法则
今天我们接着讲《金融心理学》这本书。上回我们讲到了心理学者笛卡尔关于肉体与精神的联系,以及这样的联系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投资的。那么书中还讲到了哪些心理学小知识?这些知识如何应用到投资之中呢?且听老伊慢慢道来。
心理学机能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认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是无意识的,因此他写到:思想的冲动是如此草率,以至于我们几乎永远不可能在形成结论之前逮住它。或者如果我们动作足够敏捷,我们可以逮住它,它立刻就不再是它自己……我们看到精神在任何时刻都存在多种可能性。意识在于彼此的比较,通过注意力的强化和继承,选择某些,放弃其他……意识的表现形式并不是零碎的……它是连贯的,流动的。用“河流”或“溪流”来形容意识是最恰当不过的。
投资者如果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盘面的波动,那么其意识必然会经过面前信息的强化和继承,从而放弃投资之前制定好的策略,顺从波动所制造出的恐慌或贪婪的感觉,继而做出错误的操作,让自己的投资看起来又一次失败了。
威廉詹姆斯在《实用主义》这本书中描述了人们是如何习惯于新观点的。他说过程永远不变,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大堆旧观点,当接触到一些新观点时,旧观点就处于紧张的状态。有些人对此加以抵制,然后他可能会沉思一会儿,个体开始倾听不协调的事实,最后展现出旧观点不能满足的欲望。
试想一下,你有没有因为股市某日大涨而害怕错过一次股市牛市的上车机会,从而决定临时加仓但最终被套牢的经历呢?你有没有在应该止损的点位,因为担心股市会触底反弹,从而放弃止损操作让亏损越来越大的经历呢?你有没有股票不买不会下跌,一加仓股票就下跌的经历呢?
那么这些让你懊恼的操作有多少与你事先制定的投资策略是相违背呢?又有多少是你拍桌子,大声说一句人要果断,然后盲目进行交易造成的呢?如果很多错误都是由于老伊刚才提到的这些原因,那么你就应该很感谢今天听到的内容感谢威廉詹姆斯和他的机能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很重要,在这一点上,他们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大相径庭(行为主义实际上忽略了意识)。格式塔流派的支持者认为大脑“同时地、自发地、不可避免地”组织整理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我们通过精神活动完成上述任务,为了得到清晰的图画,常常将主观想象和客观观察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组织整理过程中,我们常常犯错误。
这段话想表达的意思有点类似于丹尼尔卡尼曼《思想快与慢》中的系统1。人总会无意识的为自己搜集或有用或无用的但能接触到的信息,当这些信息与大脑用于思考和分辨的部分结合的时候,人就会做出片面,受无用信息影响的判断,从而造成错误的操作和结果。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知道自己会经常在投资和操作中犯错误,从而拒绝相信在阅读行情时大脑的想法,避免与投资策略大相径庭的操作;一个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来自大众的”小道消息“,用裸奔的姿势来进行买卖,一拍桌子决定的事情太多,没有客观分析,没有投资策略为投资行为保驾护航,基本上没有不赔钱的可能。
因此,聪明的听众朋友应该知道了建立投资策略和避免阅读行情干扰投资策略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把买什么投资品放到投资的第一位,而是把如何学习建立投资策略作为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对待,好吧,老伊不知道您现在有没有拿出本子去构建写什么,但是老伊建议您现在就开始做正确的事吧。
比如老伊每一次想要做出不同于投资策略的操作时,财务都会因资金调度超出规定为由,拒绝老伊的请求,除非老伊修改自己事先设定好的投资策略,并且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不然不会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操作。说实在的,有时候真是心痒的难受,看着全电脑屏幕都是红色的时候,心里也会特别着急,甚至有马上修订投资策略的冲动,只不过好在情绪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最后基本都忍住了。现在随着投资年龄的增长,除非写文章有必要,不然基本不看行情,因为我知道那个屏幕跳动的数字就像会施魔法一样,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判断。
心理学的内容讲完了,我们回归技术分析,来讲讲道氏理论。
查尔斯道从1884 年开始,利用一些有影响的股票绘制价格指数变化图。后来在1896 年,他把一些工业股票合并形成“工业平均指数”,一些铁路股票合并形成“铁路平均指数”。这给他研究市场特征、总结市场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道氏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 个部分:
第一,股票指数提前消化一切影响。市场参与者拥有解释股票价值的所有重要信息,总的来说,这些信息都已经反映在价格波动中。
第二,市场价格运动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主要的”、“次要的”和“短期的”。价格波动永远是这三者的综合结果,它们同时作用,但不一定在同一方向。
老伊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同时作用,但不一定在同一方向。举个例子来说吧,影响股市波动的要素中可以简单的分为基本面和心理面两个方面,基本面和心理面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连续的,比如基本面变好,会作用于股价和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亢奋,会反过来推动基本面上升。但有时,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像某个地区发生地震这样的事情,心理面会受到短期的,且剧烈的影响,与基本面产生背离,两个力量就不在同一个方向上,而股价的波动就是多个不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最大的运动是主要的,这是一种持续几年的趋势。当所有的坏消息都已经在价格中得到反映,未来的第一线希望开始萌发,大牛市就不知不觉来到了。这是牛市的“第一阶段”。在牛市的“第二阶段”,这些希望得到确认,经济情况也得到实质性好转。大牛市的“第三阶阶段”反映出没有客观实际支持的极端乐观主义。主要的熊市同样也有这三个阶段,只不过反过来罢了。
次要的运动持续数周或数月,往往包括对前期主要趋势1/3 到2/3 的修正。
短期的运动持续不超过三周。相对而言,它对外界随机扰动比较敏感,对于预测其他价格运动也没什么作用。在后面的内容,我们还要谈到这三种价格运动的应用。
第三,支撑位和阻力位发出买入或卖出价格信号。当价格波动在一个狭窄区域持续两三周或更长时间后,可能存在市场主力的“收集”行为(在价格上涨之前)或市场主力的“派发”行为(在价格下跌之前)。
第四,有量才有价。如果成交量很大(换手很高),则价格变化的信号就比较强烈。成交量跟随趋势变化,如果市场涨时有量跌时无量,则市场将会上涨。
第五,趋势必须由头部和底部确认。只要新的头部和新的底部不断抬高,上升市场就将持续。反过来,只要新的头部和新的底部不断降低,下跌趋势就不会改变。
第六,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股票市场的最初运动是不可信的,除非工业平均指数和运输指数都开始朝同一趋势运动。
很显然,道氏理论是对股市趋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式,而以股市为代表的金融市场,都是有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形成的市场活动。
市场是由数百万人的决定驱动的,而这数百万人相互影响。这种现象有时又被称为“大众心理”或“群众心理”。群众心理显然不等于个体心理乘以所包括的群众数量。这当中有相互作用,因此要理解金融市场的群众心理,我们需要解释人们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理解价格、成交量和舆论媒体之间的社会拼凑过程和反馈环,我们更要理解最终做出决策的市场参与者。
想要理解市场参与者,就必须对市场信息心理进行解读,那么市场信息心理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理解市场信息心理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下期咱们接着讲!
心理学机能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认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是无意识的,因此他写到:思想的冲动是如此草率,以至于我们几乎永远不可能在形成结论之前逮住它。或者如果我们动作足够敏捷,我们可以逮住它,它立刻就不再是它自己……我们看到精神在任何时刻都存在多种可能性。意识在于彼此的比较,通过注意力的强化和继承,选择某些,放弃其他……意识的表现形式并不是零碎的……它是连贯的,流动的。用“河流”或“溪流”来形容意识是最恰当不过的。
投资者如果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盘面的波动,那么其意识必然会经过面前信息的强化和继承,从而放弃投资之前制定好的策略,顺从波动所制造出的恐慌或贪婪的感觉,继而做出错误的操作,让自己的投资看起来又一次失败了。
威廉詹姆斯在《实用主义》这本书中描述了人们是如何习惯于新观点的。他说过程永远不变,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大堆旧观点,当接触到一些新观点时,旧观点就处于紧张的状态。有些人对此加以抵制,然后他可能会沉思一会儿,个体开始倾听不协调的事实,最后展现出旧观点不能满足的欲望。
试想一下,你有没有因为股市某日大涨而害怕错过一次股市牛市的上车机会,从而决定临时加仓但最终被套牢的经历呢?你有没有在应该止损的点位,因为担心股市会触底反弹,从而放弃止损操作让亏损越来越大的经历呢?你有没有股票不买不会下跌,一加仓股票就下跌的经历呢?
那么这些让你懊恼的操作有多少与你事先制定的投资策略是相违背呢?又有多少是你拍桌子,大声说一句人要果断,然后盲目进行交易造成的呢?如果很多错误都是由于老伊刚才提到的这些原因,那么你就应该很感谢今天听到的内容感谢威廉詹姆斯和他的机能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很重要,在这一点上,他们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大相径庭(行为主义实际上忽略了意识)。格式塔流派的支持者认为大脑“同时地、自发地、不可避免地”组织整理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我们通过精神活动完成上述任务,为了得到清晰的图画,常常将主观想象和客观观察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组织整理过程中,我们常常犯错误。
这段话想表达的意思有点类似于丹尼尔卡尼曼《思想快与慢》中的系统1。人总会无意识的为自己搜集或有用或无用的但能接触到的信息,当这些信息与大脑用于思考和分辨的部分结合的时候,人就会做出片面,受无用信息影响的判断,从而造成错误的操作和结果。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知道自己会经常在投资和操作中犯错误,从而拒绝相信在阅读行情时大脑的想法,避免与投资策略大相径庭的操作;一个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来自大众的”小道消息“,用裸奔的姿势来进行买卖,一拍桌子决定的事情太多,没有客观分析,没有投资策略为投资行为保驾护航,基本上没有不赔钱的可能。
因此,聪明的听众朋友应该知道了建立投资策略和避免阅读行情干扰投资策略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把买什么投资品放到投资的第一位,而是把如何学习建立投资策略作为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对待,好吧,老伊不知道您现在有没有拿出本子去构建写什么,但是老伊建议您现在就开始做正确的事吧。
比如老伊每一次想要做出不同于投资策略的操作时,财务都会因资金调度超出规定为由,拒绝老伊的请求,除非老伊修改自己事先设定好的投资策略,并且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不然不会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操作。说实在的,有时候真是心痒的难受,看着全电脑屏幕都是红色的时候,心里也会特别着急,甚至有马上修订投资策略的冲动,只不过好在情绪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最后基本都忍住了。现在随着投资年龄的增长,除非写文章有必要,不然基本不看行情,因为我知道那个屏幕跳动的数字就像会施魔法一样,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判断。
心理学的内容讲完了,我们回归技术分析,来讲讲道氏理论。
查尔斯道从1884 年开始,利用一些有影响的股票绘制价格指数变化图。后来在1896 年,他把一些工业股票合并形成“工业平均指数”,一些铁路股票合并形成“铁路平均指数”。这给他研究市场特征、总结市场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道氏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 个部分:
第一,股票指数提前消化一切影响。市场参与者拥有解释股票价值的所有重要信息,总的来说,这些信息都已经反映在价格波动中。
第二,市场价格运动有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主要的”、“次要的”和“短期的”。价格波动永远是这三者的综合结果,它们同时作用,但不一定在同一方向。
老伊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同时作用,但不一定在同一方向。举个例子来说吧,影响股市波动的要素中可以简单的分为基本面和心理面两个方面,基本面和心理面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连续的,比如基本面变好,会作用于股价和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亢奋,会反过来推动基本面上升。但有时,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像某个地区发生地震这样的事情,心理面会受到短期的,且剧烈的影响,与基本面产生背离,两个力量就不在同一个方向上,而股价的波动就是多个不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最大的运动是主要的,这是一种持续几年的趋势。当所有的坏消息都已经在价格中得到反映,未来的第一线希望开始萌发,大牛市就不知不觉来到了。这是牛市的“第一阶段”。在牛市的“第二阶段”,这些希望得到确认,经济情况也得到实质性好转。大牛市的“第三阶阶段”反映出没有客观实际支持的极端乐观主义。主要的熊市同样也有这三个阶段,只不过反过来罢了。
次要的运动持续数周或数月,往往包括对前期主要趋势1/3 到2/3 的修正。
短期的运动持续不超过三周。相对而言,它对外界随机扰动比较敏感,对于预测其他价格运动也没什么作用。在后面的内容,我们还要谈到这三种价格运动的应用。
第三,支撑位和阻力位发出买入或卖出价格信号。当价格波动在一个狭窄区域持续两三周或更长时间后,可能存在市场主力的“收集”行为(在价格上涨之前)或市场主力的“派发”行为(在价格下跌之前)。
第四,有量才有价。如果成交量很大(换手很高),则价格变化的信号就比较强烈。成交量跟随趋势变化,如果市场涨时有量跌时无量,则市场将会上涨。
第五,趋势必须由头部和底部确认。只要新的头部和新的底部不断抬高,上升市场就将持续。反过来,只要新的头部和新的底部不断降低,下跌趋势就不会改变。
第六,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股票市场的最初运动是不可信的,除非工业平均指数和运输指数都开始朝同一趋势运动。
很显然,道氏理论是对股市趋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式,而以股市为代表的金融市场,都是有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形成的市场活动。
市场是由数百万人的决定驱动的,而这数百万人相互影响。这种现象有时又被称为“大众心理”或“群众心理”。群众心理显然不等于个体心理乘以所包括的群众数量。这当中有相互作用,因此要理解金融市场的群众心理,我们需要解释人们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理解价格、成交量和舆论媒体之间的社会拼凑过程和反馈环,我们更要理解最终做出决策的市场参与者。
想要理解市场参与者,就必须对市场信息心理进行解读,那么市场信息心理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理解市场信息心理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下期咱们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