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期波动则是利率的反应,
长期走势,肯定就是靠基本面了,
所以如果你能够看到,
某一产业长期的发展,
其实是肯定会赚到大钱的,
如果你看不了那么远,
那么股市的走向,
就基本由资金量和心理影响来决定。
于是科斯托拉尼就总结了,
一个数学方程式,
T=G+P,t是趋势,g是资金,p就是心里,
所以股市的趋势=资金+心里。
资金很简单,
它是有标准的,
利率走高,
就说明市场资金下降。
而心里没那么容易洞悉出来,
作者说了个办法,
那就是你看投资者,
是怎么解释行情的,
就能分析心里是如何变化,
比如市场盈利预期下降,
或者大规模增发股票,
这些负面消息出来后,
投资者仍然对市场的行情走势保持乐观,
那么此时就说明他们的心里,
有很强的抗压性,
他们认为这些不利都是暂时的,
负面消息仍然会让心里变凉,
保持在正值范围。
一般情况下,
利空出台,
股票低开高走,
就说明大家对于股市表现乐观,
相反,利好出台,
股票高开低走,那么就危险了,
说明市场投资者心态悲观。
比如2018年8月,
国C会要求财政宽松,
货币保持市场充裕的流动性,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但是股市却在几天后创了新低,
很明显说明投资者预期过度悲观。
作者说,
做投资不能只看某项指标,
比如市盈率,有一定作用,
但不是绝对的,
你如果迷信市盈率就错了,
因为市场会在不同的时期,
对市盈率有不同的看法。
某只股票在熊市的时候,
分析师会认为高估了,
而在牛市里他却认为低估了。
有些股票总是感觉市盈率太高,
还有些亏损的股票,
你根本就算不出市盈率,
但作者说他买的最赚钱的股票,
恰恰是这类,
在他们亏损的时候买进去,
等他们重新回到盈利,
股价就会飙升。
很多朋友都经常懵,
为什么自己一买就跌,
一卖就涨,这让他很痛苦,
科斯托拉尼就解释了,
痛苦就对了,
股票投机就是赚的痛苦之财,
你得先痛苦才能赚到钱,
一上来就很开心,
反而会出问题,
很可能后面会特别的痛苦。
在股票投资中你得看业绩,
看三大报表,而在商品市场上,
你得看产量看供需,
有的时候基本面没问题,
但股价就是不反应,
这时候请你要有耐心,
作者说他坚信,2×2=5-1,
这就是他的信念,
意思就是告诉你,
往往投资市场上都是有假动作的,
他要上涨,就会先挖坑。
他要下跌,
往往会先上涨一段,
目标一定会达成,
但是这中间却是无数的曲线组成,
甚至还会画个圈,
绝不会是一条直线。
每个人都试图找出,
最佳的投资时间点,
但作者说这是在浪费时间,
你也永远不会成功,
因为人不是神,
不可能未卜先知,
就好比你要开车,
经过无数的路口,
你不可能知道到底会碰到多少红灯,
也不可能知道哪条车道最慢,
但总体而言,
你一直跟随一条车道,
其实也不会慢太多。
而不断地变换车道,
很可能发生剐蹭事故,
所以如果遇到行情不如意,
不要气馁,
只要你买入的逻辑没有质的变化,
坚持下去就好,
当然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
那肯定还是要修正的。
比如黄市长在重庆,
就是重庆楼市最大的基本面,
他一走,重庆房价不涨的局面,
就要重新评估了,
所以当基本面发生变化了,
很多人也是第一时间就喊出了,
重庆楼市要补涨。
当你要买股票之前,
你应该想想,
之前有多少人买了,
如果在你买入之前,
已经一大堆人买进去了,
这时候大家都在等着股票大涨,
但是只要一涨就会有获利盘抛售,
所以他的涨幅其实就很有限了,
甚至一点都不涨就开始跌了。
然后就又影响了散户的预期,
股票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
开始上涨就下跌了,
所以他们没有赚钱也开始抛售股票,
结果股价就大跌了。
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情况,
那就是基本面跟技术面,
经常是相互背离的,
你认为基本面向好的时候,
技术面通常都很糟糕,
所以往往你觉得很有价值了,
但股市就是跌跌不休。
甚至股市大多数时间,
只反应供需和情绪,
只有在特殊的时间段,
偶尔反映一次价值,
只要股票市场供给大量股票,
那么行情就会下跌。
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就是看IPO的数量,
一旦一年IPO数量极大,
往往第二年就很难有好的表现,
2007年大牛市见顶的标志,
就是建设银行和中国石油先后回归,
而2017年全年上市新股共计438只,
较2016年的227只增幅,
达惊人的92.95%。
所以2018年的行情兴奋一段后,
马上就高位回落,同样的,
2018年上半年,
已经不怎么发新股了,
投行都已经大量降薪裁员了,
这也就意味着供需正在走向平衡。
在股市上有种说法,
叫做利空出尽是利好,
利好出尽是利空,
作者管这个叫做既成事实效应,
也就是大家都在担心的事情,
一旦兑现了,
反而就没那么可怕了,
而一旦大家都预期的好消息落实了,
很可能股市反而容易见光死。
这是因为投资者会率先行动,
如果他提前知道比如某天降息,
他就会提前买入,
然后等到消息落地,
高点卖出,赚取差价,
所以往往会在,
利好兑现的时候高开低走。
相反如果一个政策的出台,
是突然性的,
那么到对市场有非常大的扰动,
比如2007年的5月30日,
半夜出台印花税上调,
所有人都没预期到,
结果大盘几乎吃了几个跌停。
所以这就给我们一个结论,
一旦预期很久的事情,
事情落实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对市场真的造成影响的,
都是突发事件,
完全没有预期的事情。
作者在这本书里也提出了,
著名的遛狗理论,
人牵着一条很长的绳子遛狗,
这个狗一会往前一会往后,
有的时候眼看就要跑丢了,
但主人一拉,
它就乖乖往回跑了,
只有极少数情况,
狗跟人处于一个位置上。
而狗前后左右,
跑出来的神奇曲线,
就是股市的走势,
而那个人就是价值,
价值是永远向右上方移动的,
但股价却是上下翻飞。
甚至人刚走到一半,
狗已经跑到了终点,
但过一阵你又发现,
人快走到8成了,狗
却回到了道路的一半。
狗想怎么跑,
你是不可能知道的,
但人要朝哪个方向走,
你是非常的清楚,
而且也知道,
狗一定会有跟人擦肩而过。
所以我们只要记住人的位置,
利用狗和人的错位,
买入和卖出就可以,
基本面分析是关键,
但他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
在熊市的末期和牛市的末期,
基本面是无效的,
那个时间点是情绪主宰市场。
我们买股票就要买在,
情绪一片悲观,
当利率已经开始下调的时候,
而卖股票就要卖在,
情绪一片亢奋,
利率不断上升,
中央银行已经开始着手,
控制经济过热的过程中。
2017年底的时候,
大家该尽量卖掉大盘蓝筹股,
就是因为市场利率越来越高,
2018年6月的时候,
大家就可以回补定投蓝筹股指数了,
因为利率已经开始下降,
债券牛市回归。
一定要记住,
长期看股市和经济,
是同向发展的,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是没错的,
但短期或者发展过程中来看,
这两者却可能完全相反,
投资者总是在上涨中跑步入场,
而在下跌中就完全不见了。
股市无论向上还是向下,
总要经过三个时期,
1是盘整期,
2是波动期,
3是扩张期,
盘整期基本稳定,
波动期会随着重大消息开始涨跌,
而扩张期就是情绪主导了,
基本面已经没用了,
资金面也不用看了,
一旦人疯起来,
上涨就是资金大规模流入,
下跌就是资金大规模流出。
直到某个特殊事件出现,
打破这种趋势,
股市又开始从扩张期,
进入盘整期,
作者说作为投资者,
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股市的扩张期,
但要反向操作,
在股市急速上涨的时候离场,
在股市大跌过后进入。
我们A股有迹可循,
每当行情要发生逆转的时候,
一定会有行情加速,
也就是原有的上升轨迹被打破,
变成了加速上扬,
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
通常我们此时,
有这么几种方法应对,
咱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