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腾讯送1000亿京东股票,为什么会是“多赢”?

文 / 夏天 来源:亚汇网

   商业的成功,不仅仅是短期数据上的表现,更在于更长期的生存能力。数据上的成功多是依靠正确的战术实现,长期的生存能力往往依赖于企业在战略上的卓越远见。

  

   |01|

  

   腾讯减持京东,意义何在?

  

   去年年末,互联网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腾讯大规模减持京东股份。要知道,腾讯和京东是“战略合作伙伴”,京东更是腾讯电商领域布局的重要板块,让出京东股权无异于自断一臂,为什么腾讯还好这么做?

  

   其实腾讯和京东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和睦,其中的关键人物正是高瓴资本的张磊,张磊既是腾讯的投资人,又被刘强东找上门。

  

   张磊认为腾讯的核心优势在线上流量,京东的优势在于线下物流体系,两者不存在太大的利益争斗,合作的机会更大,于是才有了后来在商业中堪称经典的合并案例。

  

   2014年3月,腾讯携2.15亿美元入股京东,同时将拍拍C2C、QQ网购等业务一起并入京东体系。在社交流量上,腾讯也为京东开辟了一、二级入口,给予京东流量支持。京东也担任起腾讯系阻挡阿里电商的角色,撑到了另一个腾讯系电商巨头拼多多的到来。

  

   腾讯也在和京东的合作中,打通了电商业务板块,实现了支付平台的战略目标。可以说,在腾讯和京东的合作中,双方都享受到了足够的好处,远远不是1+1的效果。腾讯的这一举动,意义到底何在?

  

   在老沈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决定,而且这一举动,也必将对上市公司和中国公司的现状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先来看减持的好处:1.京东解绑,独立发展更自由;2.腾讯示好了股东,战略选择更多了;3.响应国家政策,起到带头示范。

  

   |02|

  

   腾讯减持京东,一个多方共赢的决定

  

   对京东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京东是一家生态比较健康的公司,其创始人刘强东也对公司保持着较高的掌控能力。在2019年京东实现盈利后,京东也用时间向世人证明了其生态模式的正确性。

  

   加之2019年末京东推出的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接入微信一级接口后,京东一直在扩充自己的流量池,以平衡微信对其生态能力的影响。之后京喜平台的用户规模也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实现了流量上的“造血”。

  

   可以说,如今京东离开腾讯,对其生态和战略的影响最为温和,不会产生太大的波动。在长期发展上,京东摆脱腾讯的影响,无疑对有望打破如今腾讯阿里两分天下的互联网格局,成为新的一极。

  

   对腾讯来讲,继续持有这些股票,不仅影响其年度财报,更无法让这部分股票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常讲,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是流量和资本,其在资本上的运作手段也不是一般公司能比拟的。

  

   如果不处理这部分股票,腾讯就要和京东合并利润和现金分红,而如今的电商环境如此复杂,留在手里大概率是个“烫手山芋”,况且京东今年的财报确实不太好,第三季度2净亏损了28.07亿。

  

   通过派息的方式稀释掉京东的股权,既能让腾讯的股东收获到更多好处,同时也剩下了现金流支出,还能合理避税节省一大笔开支,在成本上做到了最优解。最关键的是,腾讯这一举动还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反垄断精神。

  

   |03|

  

   理解政策背后的意图,是企业家的必修课

  

   在中国,政治是企业家的必修课,因为政策背后往往暗示着市场的新动向、新调整,特别是理解中央工作的核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2021年看到的一系列企业罚单,90%以上都是为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为什么你在2021年看到的罚单,阿里系占据了绝大多数,甚至年底对电商行业的处罚,不亚于娱乐行业偷税漏税?因为腾讯在第一次警告时就明确了中央的工作思想。

  

   4月份,阿里被罚了182亿的时候,少有人注意到,其实腾讯也收到了警告,只不过罚的是腾讯系的公司,美团被罚了34.4亿元。一般人可能觉得罚就罚了,但是腾讯在2021年的每一次应对,都走在了前面。

  

   2020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第二天腾讯便宣布投入500亿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助力民生领域持续发展,今年又投入了500亿。

  

   当然,即便腾讯应对如此迅速,该罚的一样少不了,2021年1月,腾讯被责令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所以当阿里系电商遭到监管重锤,腾讯在电商领域就必须收缩,这就是一个优秀企业的政治智慧。

  

   蚂蚁金服、滴滴等多个事件之后,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已经意识到中央“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决心。当下也已经到了必须转换思路,转变发展模式之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类似的资本解耦行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常态。

  

   未来,互联网巨头和中小企业之间,依然会有大量的业务合作。但可以肯定,整个资本世界不再会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分裂状态;同时也会越来越淡化以资本纽带深度绑定,在业务和流量上深度协同的“联盟阵营”。

  

   大家回归主业,明确边界,不再以高速增长和流量竞争为第一要务,而是要着眼于业务的脱虚向实,将重心转移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公众价值上来。这才是新时代的“基本法”。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改变,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

  

   我是资本与品牌落地实战专家、北大荒集团企业上市训练营首席导师沈海涛,曾被《新疆阿克苏苹果》、《靓密码美容连锁》、《深圳柏氏化妆品》等多家企业聘请为资本与品牌辅导老师。希望能用我二十多年的市场经验,帮你打造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如果你在企业经营,团队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文章评论区留言或私信老沈,获取免费企业诊断答疑机会!还有特地准备的企业决策者学习资料,转发文章找我领取。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