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动态
随着特朗普政府关税计划范围扩大,美联储官员对关税可能对供应链、公众预期和价格产生的影响愈发担忧。 理论上,关税是一次性价格冲击,但官员担心其对通胀预期的影响。近期通胀高企可能促使企业再次提高价格。 美联储官员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可能引发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进而导致更持久的价格上涨。 部分官员对此并不担忧。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Waller认为关税不会引发持续通胀,央行应根据数据做出反应。 特朗普政府认为其计划(包括减税、放松管制和打击移民)最终会降低通胀,但这一观点未被经济学家广泛接受。波士顿联储研究显示,加征关税可能使通胀上升0.8个百分点。 此次企业更倾向于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与疫情时期的通胀经历有关。官员担心这种趋势可能改变通胀预期。 芝加哥联储主席AustanGoolsbee指出,如果企业已将最容易替代的供应链转移,那么剩余商品可能更难替代,通胀影响可能更大。 官员还担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调整时间可能导致更持久的通胀压力,这在疫情期间已有所体现。
英国央行动态
投资公司Abrdn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英国雇主国民保险缴款和全国最低生活工资的即将上调,可能促使英国央行在下半年加快降息步伐。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底,平均工资增长将回升至5.9%。目前看来,降息仍将采取渐进的方式。然而,最大的挑战在于劳动力市场如何对政府秋季预算中宣布的政策调整做出反应。数据显示,招聘需求有所减弱,表明市场预期降温。如果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低迷状态,英国央行有可能在下半年加速降息步伐。
日本央行动态
日本1月批发通胀同比增长率跃升至4.2%,连续第五个月加速上升,凸显了持续的物价压力,并强化了市场对近期加息的押注。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将把食品价格可能继续高企并影响人们通胀预期的风险纳入考量,凸显了该央行对价格上行风险的关注。市场对1月国内企业物价指数(CGPI)的预估中值为上涨4.0%,12月为上升3.9%。CGPI衡量的是企业之间相互收取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数据显示,食品、纺织品、塑料和有色金属等商品价格上涨。1月份以日元计价的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12月份经修正后为上升1.4%,这表明日元疲软继续抬高企业成本。日本央行去年退出了长达十年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并于1月份将短期利率上调至0.5%,认为日本有望持续实现该央行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已经表示,如果工资上涨的扩大能够支撑消费,并允许企业继续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那么央行准备进一步提高利率。虽然日本央行的目标是消费者通胀而非批发通胀,但企业间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推高家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此前数据显示,日本12月核心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3.0%,创下16个月来最快的年增长率,近三年来一直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
(亚汇网编辑: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