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央行在本月意外宣布降准,跟上全球央行宽松步伐。此举被一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是该国年内货币政策的开端,未来政策前景则有陆续扩大降准和降息两种猜测。
在中国央行宣布降准之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经出现较为显著的下滑,资本外流风险正不断加剧。
当前中国面临国内流动性不足、国际资本外流和经济增长活力不足等问题。流动性不足促成央行加大市场干预力度,资本外流则在人民币持续贬值中得到体现,日内发布的CPI数据腰斩和PPI跌幅扩张,则是经济怎张活力不足的表现。

中国CPI
中国低通胀风险首先在1月CPI数据中得到体现。该数据显示,中国1月CPI增长仅为0.8%,较前值1.5%,增长幅度下跌近一半,也低于市场预期水平。

中国PPI
随后发布的1月中国PPI数据则更为有力的证实了中国工业复苏活力不足。数据显示,中国1月PPI下滑幅度扩张至4.3%,高于市场预期和前值。
而稍早发布的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通胀出现萎缩,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都显体力不支。
企业贷款等数据则揭示出中国融资成本依然较高,而此前中国央行降准行为的重要用意之一即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流动性紧缺碰上资本外流,央行更多干预措施呼之欲出,CPI显著下滑不过是火上浇油。数据发布后中国央行政策宽松预期料进一步升温,而中国股市和澳元纽元等商品货币短线都将受到政策利好提振。(编辑:尚桑,亚汇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