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9月6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文 / 浩宇 2022-09-06 21:31:58 来源:央视网

   【领航中国】中国经济迈上现代化新征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坚定的战略定力、高超的政治智慧、巨大的改革勇气和果敢的创新精神,领航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夙愿,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田野上,稻谷飘香、玉米渐熟,从南到北一片农忙景象。今年全国夏粮丰收、早稻稳产,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工厂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比由2012年的9.4%提高到2021年的15.1%。数字化浪潮重塑生产方式,大幅提升效率。

   市场上,消费回稳,进出口两旺,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现代服务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经济一二三产业结构更趋协调均衡。

   十年,中国书写出人类发展史上辉煌篇章。十年之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总量超过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4%上升到超过18%,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012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明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形成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创新驱动,十年之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60%以上,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规模增长至近20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比重达到13.4%。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放眼中华大地,从京津冀到粤港澳,从长江之滨到黄河之畔,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相继落地,新的区域增长极快速成长。十年之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64.7%,协调发展铺开新画卷。

   绿色发展奏响新乐章。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速,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大约34%,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今年8月31日,福建开出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目前,全国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运输货品由开通初期的100多种扩展到近2000种。

   十年之间,我国贸易总额从2012年的4.4万亿美元连跨两个大台阶,增长到2021年的6.9万亿美元,中国商品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由11%上升到15%,“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区域,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十年之间,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长风万里启新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中国经济必定能够穿越激流险滩,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

   韩正出席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9月6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并宣布项目全面建设启动暨首套装置投产。

   当日上午,韩正在北京会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广东广州会场,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在广东湛江会场,通过视频连线形式共同出席项目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巴斯夫集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有关负责人先后在三地会场致辞。10时20分许,韩正宣布,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启动,首套装置投产。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0亿欧元,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项目于2019年11月启动,今天(9月6日)首套装置正式投产,一期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主要包括年产100万吨乙烯及下游加工装置。项目建成后,广东湛江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对于中德深化经贸投资合作、携手应对疫情冲击、维护全球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我国专任教师总数达1844.4万人

   教育部今天(9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32.6%增长到70.3%。

   第一批国家农作物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公布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第一批72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和19个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这些种质资源库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体现了不同物种的地理分布及生态环境特征,基本构建了我国农作物、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今天(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数据显示,2022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02.48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其中,万亿企业达12家,制造业入围企业增至256家,入围企业的产业构成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多。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

   今天(9月6日)12 时1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渝厦高铁益阳至长沙段今天开通

   今天(9月6日),随着渝厦高铁湖南益阳至长沙段正式开通运营,湖南14个地市州全部实现高铁通达。渝厦高铁益长段是联通湖南省西北部的重要区段,线路全长63公里,益阳至长沙由原来的70分钟压缩至31分钟,与长株潭城际铁路实现互联互通。

   我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锂电池消费市场

   记者从2022中国(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上获悉,我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去年市场规模达到324亿瓦时。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和回收利用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启动

   今天(9月6日)下午,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正式启动。经过六年多水下考古调查,从这艘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同治时期的木质帆船中,已清理出的600多件陶瓷器大多来自景德镇窑。古船出水后,将被运往黄浦江畔的上海船厂旧址,开展后续的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第36届泰山登山比赛今天开赛

   第36届泰山登山比赛今天(9月6日)鸣枪开赛,312名专业运动员和1200名登山爱好者参赛。泰山登山比赛是目前国内连续举办时间最长、参赛规模最大的登山比赛。

   总台成为巴黎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昨天(9月5日)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签署2024年巴黎奥运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合作协议,正式成为巴黎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机构,届时将承担体操、乒乓球、羽毛球和攀岩四个大项的国际公用信号制作,成为巴黎奥运会上承担公用信号制作项目最多的国家广播电视台。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