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的2020年中山一院临床博士后群截图显示,一众高学历的人才没有领到适当的工资,有领不到5千的,还有只发1块钱的。
这个医生也是真勇,直接在群里要求正面回应,包括公布目前医院各层级的薪酬架构,毕竟有难关大家一起挺,不明不白的只发这么少的工资,是什么意思?他一说,不少博士后都开始要说法,看来问题不小。
据这个医生透露,他是12年参加的高考,当时还是广东潮州市的理科状元,复旦交大专业能任选,因为满怀一腔热情才来学医,最终进了中山一院,这个他们视之为神明的地方,结果这个神明让他这么失望。
希望能妥善解决,也给个说法,就像这位医生说的一样,中山一院是业界权威,有品牌,有实力,最主要还是有人,人才问题不解决,衰落只是时间问题。
有网友说:博士后也成为廉价劳动力?要么是医院的薪酬待遇分配存在问题,要么是人才太高、供过于求,但寒窗苦读十多年,还是为了圆梦,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如果博士后学历只拿几千元收入,还是说不过去的。
不过,并非所有的高学历人才都应该享受高薪酬高待遇,假如像湘雅医院刘翔峰那样的高学历人才,那么就不配有这样的待遇了。
不管学历高低、不管薪酬高低,从医者都应该要坚守初心、铭记自己学医的使命。如果尽心尽职工作,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薪酬待遇,那么应该是医院的问题了,医院在薪酬待遇分配方面,还是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给坚守岗位、尽心尽职的从医者带来合理的收入水平。
也有人给大家分享一组上海地区博士后的工资:
理科的,比如中科院系统的,博士后工资并不高。住房补贴什么都都算上,大约15万。自己申请到的超级博士后或项目经费啥的不算在内。
上海交大理科博士后16万。都是年薪。上海大学博士后20万。每年有年终奖,年终考核的绩效激励。
请注意,博士后还会有项目经费、横向合作项目的劳务费等等。总之能力越强的人,一年拿20-30万也不罕见。
也有人认为:学历确实是越来越贬值了,但博士后这么低的工资,一是对当事人不公,二是不利于社会教育回报的导向。其实关键不是廉不廉价,而是工资薪酬的标准、发放过程有没有什么猫腻,或者什么问题?
还有神经科的某位医生表示,自己8月份就拿到1块钱。
不少的博士后和规培生觉得,医院只会当他们是学生,实际上就是干累活,拿钱少。因为中山系医院不缺博士后,即使熬下去也不一定能留下来。
一边是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一边又是高学历医生就业难的问题。
那么怎么看中山一院博士后的薪酬事件?
有人说这就是典型的想两头吃:既想享受体制内的无风险、稳定待遇,又想由市场形成劳动力价格。
但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能是市场形成价格!学历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之一,但是如果交给市场评价,那就要看业绩!
而且市场是双向选择的,博士后们如果不乐意了,可以去其他医院。但我国的医疗市场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所以博士们也是身在“局”中,无能为力。只有彻底地打破铁饭碗,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决定劳动力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