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孙机:司母戊鼎其实叫后母戊鼎

文 / 夏天 2022-10-06 12:47:45 来源:亚汇网

   对已经93岁的文物专家孙机而言,历史的趣味已经不在于观察洱海横流之间英雄如何创造伟大功绩,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阶层流动、物质生产,这些真正的“决定性因素”都沉积在文物与文献当中,等待他的发掘。孙机对历史本身有着充分的信任,在他的眼中,过去的时间留下了足够的线索,探索到更高更深处就能看到历史经行的足迹——中华文化其来有自,今日的中国不是空中楼阁。今天,《吾家吾国》主持人王宁独家专访孙机先生,走进他的古代文化世界。

  

   物质与文化

  

   几千年的流转中,“一言九鼎”中的鼎失去了它的功用,剩下“显赫”“权威”等词义停留在纸面。命运相似的是,礼器、祭器等器物层次分明地浓缩为一个个符号,变成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但是这些符号对孙机先生而言,曾经有活生生的古人以衣,以食,以住,以行。大型工程何以组织?精美的礼器何以铸造?背后隐藏着一个有序的古代社会。史海钩沉,孙机先生让更多文物从历史中醒来。

  

   孙机:这就是商代最大的鼎,后母戊鼎,它一千八百斤重。是祭祀后母戊用的,它的那三个字在鼎的内壁上。

  

   王宁:后母戊青铜方鼎。

  

   孙机:这个“后”字是反文,是反着写的。所以看起来可以念成“司”,实际上的话,这就是只能做“后”讲,因为证据很多。

  

   王宁:那会不会也有人说,司和后不是都能用吗,就一个字,错了也没关系。

  

   孙机: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里边,说这个司就是个普通职工,你如果是一个普通职工,给他能够做这么大的一个祭祀的鼎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它绝对不是司,一定是这个后,因为后是有地位的,这个鼎才符合这个身份。

  

   王宁:这不仅仅是一个字,它其实是一段历史,它是一段事实。

  

   孙机:是。所以我们就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了,那我们觉得研究这个文物就没有白费劲,就是这样。

  

   毫厘与千里

  

   过去几十年中,孙机先生从沈从文先生手中接过了古代服饰与工艺研究,把视野扩展到古代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以无一物无来历、无一例无出处的严谨,通过文字与画笔,逐渐丰满还原了2000多年前古代人“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的生活逻辑。2020年12月,1000多幅图例与2000多种文物结集成册最终修订出版,在出版之前,孙机先生郑重地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后面写上“修定本”三个字,以示不再轻易增删,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终生事业中的一项画上了句号。

  

   王宁:那您还记得当时沈先生引导您去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他指导您时说过什么话吗?

  

   孙机: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讲,任何事情得把道理说清楚。通过对文物有所了解,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进,步子就好迈了。

  

   王宁:您说过在十七世纪之前,中国社会的物质文化是优于世界的,或者在世界上是领先的,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孙机:在有一些物质文化方面,中国确实领先,有的时候能领先一千年。

  

   记者:是什么样的东西,让我们能领先一千年?

  

   孙机:你比方说中国古代自己的兵车就很先进,这个车一直到现在,还有人说中国的车是西方传来的,或者是北方游牧民族传来的,是完全不对的。

  

   昨天与明天

  

   在孙机先生眼中,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有自己的逻辑和根源,这正是古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仅仅知道四大发明,是一种偏见,不深究文化基因就谈不上文化自信。应当把古代的常识带到现代人的常识中来,做到自知者明,才能自胜者强,向人们传达一个立体的古代中国,是孙机先生另一项长期奋斗的事业。像领路人沈从文先生一样,他如今常常出现在自己策划的文物展上,以一个普通讲解员的身份,把他探究穷源的心得分享给每一个人。

  

   王宁:孙老,我看到您这本《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腰封上写了一句话,“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成就是基本国情,本应成为常识,本宜家喻户晓”。

  

   孙机:是,作为中国人,文化成就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光荣,比方说球墨铸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正式地登上冶金史的舞台,但中国汉代就已经有了球墨铸铁,可是这个中国人自己并不熟悉。

  

   王宁:您一直在为我们中国的文化自信找证据,您觉得您找到了吗?

  

   孙机:比如说中国人,最初上衣下裳,上面穿衣,下边裙子,跟印度的那个纱丽、希腊的袍不一样,这就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后来又兴起了玉佩表示身份,这个玉佩,起到的作用叫节步。这样中国的服装和社会制度,就使中国变成在当时世界上富有东方特色的社会,比较和平、比较稳定、比较理智的一个社会。

  

   王宁:这让我想到一句话,“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孙机:对,因为我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就更加深厚了,证明了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中国人确实是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我们对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