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会计系副教授谢灵“炮轰校长朱崇实在餐厅享特权”一事在朱崇实回应后持续发酵。
昨日中午,朱崇实否认谢灵“写信从来没有回复”的说法,“她举报管理学院一个老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认定她的举报是对的,学校做了严肃处理,那个老师也做了深刻检讨,这怎么能说不理她,没有回应她呢?”
而谢灵则对此不屑一顾:“我从来没有收到正式的回复。”
“她完全反射出一个非常阴暗的心理,对社会、对学校无比仇视的心理,完全不顾事实,完全是非颠倒,用非常恶毒的语言诽谤伤害厦门大学。”厦大校长朱崇实称,此前已有教师举报谢灵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学校也正进行审慎调查。
从2004年便开始举报当时的系主任陈汉文学术造假的谢灵,自己也被卷入了这个漩涡。不过,谢灵对此不屑一顾。“他说我被其他老师举报"学术不端",那请拿出证据,是谁举报?我哪里"不端"?”
“厦大民间纪委书记”的炼成
“教工食堂这件事,其实是我这些年来"炮轰"过的"丑闻"中最小的一件事。”昨日,谢灵这样形容“教工食堂”这事。
举报过系主任“学术造假”,举报过同事参评教授职称“不符资格”,举报过副校长“作风问题”……会计系副教授谢灵,被称为厦大的“刺头”。回忆起从2004年开始的这场“战争”,她说“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但会坚持下去。
1998年,谢灵来到厦门大学会计系,她向来性格直爽,“没心没肺”,日子过得风平浪静。2004年的一次“委屈”成为她在厦大的“转折点”。
由于之前就与陈汉文有过公开争执,当年会计系成立会计专业硕士(MPAcc)研究中心时,谢灵发现自己并未被聘为其中的教师,而当年与她同级别的讲师均入选。之后,谢灵说自己被院长叫进了办公室。
“我还没问为什么没聘我进MPAcc的事情,就被院长一阵吼。”谢灵说,“他问我"为什么到网上去搞那些事情",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有人匿名举报陈汉文"学术造假",有些内容和我之前跟他起争执时的内容差不多,所以大家都以为举报信是我发的。”
谢灵说,自己做人坦坦荡荡,绝对不会背地里发帖。“既然我说我不会匿名没人信,那我干脆来个实名。”从那之后,谢灵走上了“厦大民间纪委书记”的路,先后给领导写了二三十封信,均“石沉大海”。
博士阶段的谢灵师从中国会计学泰斗余绪缨教授,受其影响颇深。“余教授有"三不政策"—不溜须拍马,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谢灵说。
在得知有人匿名举报陈汉文之后,谢灵便和导师余绪缨对这封“莫名”的举报信进行了多方“核实”,最终,余绪缨教授与谢灵联合写实名举报信,向学校相关领导和部门反映,但未得到正式答复。
“余教授2007年临终前还和我说,一定要把举报这事坚持下去,厦大会计系的金字招牌,不能这样被玷污。”谢灵一度有些哽咽。
在昨日出版的《厦门日报》中,厦大校长朱崇实称,厦门大学是一所非常严肃的高校,把学术看成至高无上,最崇高、最圣洁的一件事,对学术腐败“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昨日,已是厦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的陈汉文婉拒了采访。
“有最好的学生,我不愿意离开”
虽然对学校有不少意见,身边同事也有不少离开了厦大,但谢灵说自己一直没有离开的念头。“因为厦大会计系是全国最好的,这里有最好的学生。”
“这一点要感谢朱崇实。”谢灵说,“因为他不断地在外面"推销"厦大,吸引了不少优秀的学生。来到厦大的学生分数都很高,尤其是会计系的。我太喜欢他们了。”
她自称每次的期中考试对学生们来说都是“下马威”。有时候,全部八九十名学生中,能及格的只有个位数。“因为期中成绩不会计入最后的成绩,所以我一般在期中的时候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用这种方式督促他们努力学习。”谢灵说,但到了期末,学生们就会发现通过考试并不难,“及格率还可以。”她说。
一位2005年入学的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介绍,谢灵的口碑还不错。她称自己和谢灵并不熟,只是选修了一门谢灵的课。有一次下课,她向谢灵咨询了一些关于毕业、就业的问题,“她和我说了非常多,给了我不少很好的建议,感觉她非常负责任。”
而据1999年进入管理学院读研的林先生称,他对谢灵本人并不是很熟悉,只从学生当中听到她的一些事情,从中得知谢灵老师是一个“容易激动的愤青”。
7月7日,谢灵与老公度过了结婚25周年纪念日,女儿今年19岁。说起孩子,谢灵满脸笑意:“她学理科的,学数学。”
谢灵说,女儿有自己的主见,她曾为女儿读大学、选专业做出规划,但女儿最终自己做出了选择,谢灵只能选择“放手”。“只有在女儿这里,我才不坚持自己的原则。”
家庭给了谢灵很多的支持。在某次“举报”之后,在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工作的老公也被系领导“约谈”,但是老公当时身在国外,并且对此事并不在乎,所以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在谢灵接受记者采访的近3个小时中,谢灵的老公就静静地坐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