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云南猎杀大熊猫案】人类是野外大熊猫最大的威胁

文 / 芳芳 2015-05-13 20:20:12 来源:亚汇网

  根据历史的资料统计显示,大熊猫野外面临的死亡威胁主要为天敌危害、食物缺乏、疾病侵袭、栖息地缩小、孤岛化等。大熊猫的天敌主要是豹、豺和青鼬,它们主要对大熊猫的幼体进行捕杀,受伤个体也会受到威胁。研究人员还发现,野外死亡大熊猫主要死亡原因是营养不良、体弱、免疫力下降,患各种营养缺乏症,最终导致贫血、衰竭死亡,这无疑同当时大熊猫分布区内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有关。也有或因野外食物匮乏,大熊猫处于饥饿状态,饥不择食导致其采食腐败动物尸体而中毒死亡。

  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死亡野生大熊猫,死因均为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因为,大熊猫是更新世初期发展出来的一类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容易消化的动物性食物为食,至今其消化器官和消化酶仍保留着肉食性动物的特点,如消化道短,无盲肠,消化纤维素的酶和细菌微生物少。因此,大熊猫难于消化竹子中的粗纤维素,大熊猫大量采食竹子而不能消化则对肠道易造成损害。竹节机械剐伤胃肠黏膜而致消化不良、腹泻、胃肠炎等疾病。这种情况对消化器官机能尚未健全的亚成体大熊猫表现尤为突出。蛔虫、溶血性细菌也是造成野生大熊猫死亡的重要病因。

  与天敌和疾病相比,栖息地的人为破坏,其实才是令大熊猫种群面临灭绝的最大威胁。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采伐和盗猎现象,严重干扰大熊猫的生存和成功繁殖。生存在这些“孤岛”上的国宝由于栖息地的一再分割,不少地区已经完全失去了进行种群间基因交换的可能性,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