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乘风破浪的姐姐》能打破“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综艺定律。
比起又糊又水的第二季,《浪姐3》仅仅开播一周,就制造出多个爆款话题。
什么“那英d06;A039;宁静大姐头相爱相杀”、“刺头于文文拽翻全场”……
真性情的人设即便掺杂了“人工辣素”,也绝对是引发关注的秘制配方。
但出乎意料的是。
这回翻红破圈的,反而是初舞台只有一分钟、观众机位少得可怜的王心凌。
没翻红命的,给半小时镜头只能算废片。
有翻红命的,一分钟也撑得起精品。
你就说说!
看到穿成学生妹、踩着轻盈舞步的王心凌跳《爱你》,谁能不动心?
就算没动心也至少要动动DNA了。
一波全网刷屏,连带着她曾经演过的偶像剧也被翻出来讨论。
更别提那些席卷短视频平台的“王心凌男孩”们。
一个个手舞足蹈,热情程度不输狂热粉丝。
当然。
“老公人到中年终于敢做自己,给王心凌打call”,这种抓马事件演的成分有多大,不必多说。
不过虽然“王心凌男孩”真假不明。
但“这个世界需要甜妹”一定是所有人的共识。
比起现在酷姐飒妹在演艺圈遍地开花。
“甜妹”的人设,其实是个老网红了。
早年间在台偶、港剧里,傻白甜可不是个贬义形容。
《公主小妹》里的张韶涵,五官精致到仿佛是BJD娃娃真人版。
顶着这张脸,无论说出口的台词有多玛丽苏,似乎都有其说服力。
当年的杨丞琳也靠着标志性的梨涡。
成了许多少男少女心中的“微笑杀手”。
就算是在风华绝代的御姐港圈,甜妹同样能占有一席之地。
谁曾经没对着蔡卓妍的脸狂呼心被偷走?
谁又不会对古天乐版《神雕侠侣》的郭襄李绮红念念不忘?
说点近的。
无论是选秀出来的杨超越、虞书欣、赖美云……
还是血洗bilibili的“国民老婆”王冰冰。
或者是《浪姐1》里,最初掀起讨论的张含韵。
甜妹永远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与此同时。
营造甜妹氛围的女明星们似乎都自带腥风血雨体质。
杨超越、虞书欣都是在选秀第一期就狠狠抓住观众眼球。
有多少人觉得她们甜美可爱,就有多少人骂她们“装”。
以至于粉丝被“虐”得加大打投力度,送进了出道位。
这种还算是圈内自嗨,且带有炒作成分。
而王冰冰遭遇的那就完全属于无妄之灾了。
年初,一个#王冰冰塌房#的热搜空降。
点进去一看,直接给派爷无语到极点。
所谓塌房,指的是她19岁和男友同居、现在是离异状态。
所以是个“欺骗了男粉丝的烂裤裆”。
兄弟们,醒醒啊!
虽然整天叫人家老婆,但人家也不真是你老婆啊!
更何况,把女性的情史视作“使用记录”。
无疑是赤裸裸的物化行为。
王心凌在爆红到翻红之间,中间有十几年都因为绯闻八卦而跌落谷底。
两段被媒体大肆渲染的情史。
一次是男方爆出亲密照,聊私生活,媒体定性为“初夜门”。
当时的荡妇羞辱铺天盖地,没有人记得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紧接着第二段恋情,又谈了个劈腿渣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小三”。
辱骂接踵而至,男方却神隐。
她不得不自己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自己厌恶小三,绝对不会当小三。
但此时,她自带的清纯无辜甜妹脸显得这番话完全没有说服力。
因为“清纯”,正是大众眼里最符合“勾引男人的绿茶婊”形象。
尤其是她主演的那些偶像剧。
人设上清纯无辜小白花,干得却件件是偷东西、抢男友的事。
的确是有够心机。
无独有偶。
Twins在如日中天的时候,阿Sa阿娇都遭遇了风波。
一个深陷艳照门,一个被扒出结婚四年已离婚。
清纯人设崩塌。
损失了大把粉丝不说。
围观的路人也要顺便踩一脚“女艺人太脏”。
甜妹路线好似永远都要和性保守绑定。
不能恋爱、结婚,更不能大肆谈性。
粉丝是这么要求的。
讨厌她们的人,同样也把“贞操”当作利器。
未成年参加《超级女声》的张含韵,实打实的“妹”。
刚刚爆火,就被匿名网站造谣、P裸照。
造谣者的话术,除了编撰她校园暴力别人的假消息,最多的就是指责她“装纯洁、装可爱”。
甚至在节目上,张含韵还要被主持人逼问照片真假。
她连连摇头否认,忍不住失声痛哭。
事情最后是澄清了。
然而张含韵的事业也从此一落千丈。
直到步入30岁才重新回到大众面前。
甜妹人设是开启路人缘事半功倍的好方向。
同时也是女艺人发展路上的枷锁。
随着观众们女性意识的加强。
无论是影视剧越来越倾向于大女主的塑造。
还是真人秀里对个性的追求。
以及唱跳女团的girlcrush风格风靡。
都在说明一个现象:
“酷”“飒”“敢”,才是女观众想要追捧的对象。
追根究底,这是想要挑战“女性本弱”的观念,打破男性权威。
另一方面,营造酷飒人设也意味着不愿意讨好,有着更强的自主性。
对于艺人本身来说,同样是一种保护。
那么,我们就要因此而说“不应该鼓吹温柔甜妹,应该要发展个性”吗?
当然也不是。
甜妹之所以讨人喜欢,正是因为她们是治愈的、能给观众带来精神上满足的。
如果说飒姐代表着一种宣战方式,是女性观众的自我代入的投射。
那么甜妹就是一剂清新喷雾,给男女观众同等的安抚。
在如今这个从路边随便抓一个人也能说出“MCN”“网红经济”的时代。
大家早已深知大多数热搜话题,背后都有无形的手在助推。
但正如刘畊宏的爆火一样。
娱乐圈明星往往都承载着我们的精神价值需求。
爱逛刘畊宏直播间的,大多是被他的兴奋与热情感染。
而王心凌简单跳一段《爱你》,也让人终于感受到了一点夏日活力。
现在这个时期,许多人都在焦虑和疲惫种挣扎。
不就正需要这样的精神疗愈吗?
美国的娱乐圈的两个例子同样可以证明。
在上世纪20-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银幕上最受欢迎的形象是甜妹秀兰·邓波。
21世纪初,经历了911事件后,《Vogue》杂志也请来了小甜甜布兰妮拍摄封面,意图用甜美的笑容抚慰观众。
对于很多人来说。
慷慨激昂的励志演讲,远比不上手机里王心凌的一个wink来得药到病除。
所以,不应该要求艺人为了保护自己而寻找更加尖锐的人设。
而是作为看客的我们,不应该给“甜妹”无端套上枷锁。
毕竟。
能用“笑一笑”,就说服你“没什么事情过不了”的甜妹们。
真的很珍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