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降准来了 “市场底”能确定吗?基金如何应对?

文 / 如霜 2022-04-15 11:14:28 来源:亚汇网

   利好来了!降准真的近了!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这是连着两次国常会提出“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只不过,这一次政策表述更加直接,明确提出“降准”。

   历次降准之后市场都怎么走?“市场底”能确定吗?

   对A股影响方面,降准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通常有利于提振市场走强。以2020年以来的5次降准为例,降准公告后,沪指次日及后五日上涨概率达80%,创业板指次日及后五日上涨概率超60%。不过,中长期看,降准之后A股走势的核心逻辑是宏观经济修复程度。关于降准之后,市场能否迎来反弹,建信基金经理陶灿认为,对于降准的消息,我们定位是一种量的积累,质变还需一段时间。市场层面利好因素不断累加,一是证监会三部门鼓励支持社保、养老金、信托、保险和理财机构更多配置权益资产;二是社融数据超预期,流动性释放较年初大幅改善;三是互联网国产游戏号迎来重启;四、部分个股发布业绩预告和增持计划,整个的情绪都很积极,所以市场行情或不会持续趋势性的走低,基本面在稳增长政策的刺激下向好动能不减,我们在情绪上或谨慎,但是动作上或是乐观的,我们认为结构性行情或是2022年主基调,将把握景气持续行业和困境反转两条主线,成长因子和质量因子并重。

   粤开证券研报指出,当前的经济形势面临内外部因素冲击,疫情反弹、地产下行、输入性通胀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调整使得国内供需大幅收缩,预期持续低迷,微观主体经营困难、行为短期化和避险化趋势反而加剧。中央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改革开放和纾困举措,目前看主要是基建发力产生了明显效果,而其他政策离生效仍需一段时间。面对内外部形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当下基金该如何应对?

   总结目前市场的观点来看,从政策发力到政策生效仍需一段时间,磨底的时间取决于政策见效的时长预期,也就是对企业盈利增速的见底预判。中期我们还是维持当前市场或已经处于大底部的判断。但短期来看,我们仍面对一些不确定性。

   我们投资从来不是靠预判短期市场,而是面对任何行情都能理性应对。那么面对当下行情,哪些投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呢?

   策略一:基金定投

   优点:避免一次性买入的投资风险;克服投资中的追涨杀跌;获取更多便宜的筹码;日积月累积累一笔资金。

   注意事项:坚持、坚持,还是坚持,定投一个完整的“微笑曲线”;选择高弹性、中长期业绩表现良好的基金定投;开始定投可不择时,但要适时止盈。

   市场波动高,投资难度加大,却是基金定投的“黄金期”。因为在震荡行情中,没有人能够总是准确地判断市场底部在哪里,如果“追涨杀跌”追求“低买高卖”的波段操作,会承担着巨大的“择时风险”;而一次性大举建仓,也可能因为选错入场时机,而在短期内承受本金亏损的风险。采用定投方式分期投入、缓慢建仓,往往能够细水长流、聚沙成塔。

   如果你是积极型投资者,结合今年大起大落的行情,还可以在市场骤降时适当增加仓位,利用低位来收集到更多便宜筹码,未来上涨中获利空间更大。

   策略二:股债平衡

   股债平衡策略。顾名思义,股和债配置相对平衡,比如5:5,或6:4,同时还要做再平衡,也就是隔一段时间把股债配比维持在初始比例。

   从收益率曲线可以看到,股债平衡策略的波动性比满仓偏股型基金要小很多,这也让我们更能拿得住基金。从数据上我们可以发现,股债3:7以及2:8都是不错的股债平衡策略。

   股债平衡策略,对于普通投资者,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就是设置适合自己的股债搭配比例,然后定期(比如每年初)或不定期(比如持仓偏离度大于8%)再平衡;

   另一方面,如果你比较懒,资金量也相对较小,不想自己构建组合、做再平衡,也可以直接买入一些股债平衡型基金。

   策略三:固收+策略

   也就是以债券打底,搭配其它资产(如股票、可转债等)来增强收益。投资者可以自己做配置,也可以直接选择固收+基金。

   像偏债混合基金、二级债基、转债基金都是非常典型的固收+策略产品。相比股债平衡策略,固收+策略进攻性更弱,风险和波动也更小,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一般我们在选固收+策略产品的时候,要注意股票和可转债仓位。如果你不想承受较大的波动,就选股票仓位稍低的,比如不高于20%,历史回撤小的。

   同时基金经理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固收+本质是一种资产配置,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更强的基金经理,收益也会更好。

   其实,在我们投资的过程中,持续下跌和上涨的时间都是很少的,而所谓的震荡行情,也是我们常说的“垃圾时间”却显得非常之多,这主要是由投资的客观规律“幂律分布”所决定的。我们要学会看待和享受市场中的“垃圾时间”,等得起,熬得住,不折腾,有定力,无招胜有招,或许才是投资获胜的真正要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