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上证指数涨幅“归零” 是时候谈谈逢低布局了

文 / 如霜 2022-04-27 10:34:31 来源:亚汇网

   这两天我们似乎又见证了历史,2007年2月26日,上证指数首次站上3000点,如今再次跌破3000点,从3000点再到3000点,大盘回到原点。

   有人想恐慌出逃,也有人看到了机会想要逢低布局,逆势加仓。

   其实在往期已经和大家分享过不少关于调仓的内容,前几期也谈过有关抄底的知识点。现在的市场行情可能让不少小伙伴想要趁机亲自上场实践,但是加仓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在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加仓更不能盲目,那么如何既能买到便宜筹码,又能把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呢?咱们今天来讲讲加仓的技巧。

   三种错误的加仓方式

   大家平时加仓可能就会一下几种情形:

   误区一:佛系加仓型

   这是属于“懒人投资”方式的一种,想加仓的时候就加仓,不想加仓的时候就不加。但这种加仓方式基本上不存在策略,忽略了补仓时间和金额,存在随意性,风险较大。

   误区二:翻倍加仓型

   这是越跌越买的一种错误“进阶版”加仓方式,每次加仓的时候选择翻倍的数额,投资者预期未来行情会上涨,拼的就是哪次“押宝”压中一次就可以翻本,但是现实的情况可不会尽如人意,这种操作可能会让原本的清仓一路至重仓,投资者反被套牢,极大地增加加仓的成本,不容易等来黎明。

   误区三:一次性加仓型

   这种加仓方式也叫满仓加仓,属于“路走偏锋”。一次性将仓内子弹打光,容易断绝了后续可能存在的更佳入场时机,风险极高,只适合那些择时能力极强、经验极为丰富的投资老手。

   上面的加仓误区,你中了几个?对于广大基金投资新手,可能会常遇到第一种或第二种方式。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什么样的加仓方式才是比较科学的呢?咱们不妨来看看现在行业内两种提及较多的加仓方式,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

   左侧交易严控仓位

   左侧交易,这是一种逆向交易模式,指的是在某个时间框架内,在行情阶段性低点出现之前直接进场,在行情潜在高点的左侧卖出,核心就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那么显然,左侧加仓采取的就是“高抛低吸”的买卖策略,提前布局并在低位累计筹码,提前布局,但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砺,而且需要保障资金充足。从交易风格和投资策略我们就可以看出,左侧加仓更适合那些有耐心,愿意花时间等待市场探底,并在市场上涨时落袋为安,规划比较从容的投资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左侧交易有两个需要把握的要点:

   首先要注意资金规划。由于是先知先觉,侧重于价值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左侧交易往往带有试探属性,所以加仓次数和加仓金额往往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可以采取金字塔基金加仓方法,第一次买入10%,当基金净值下跌15%时,加仓20%,再下跌15%时,加仓30%;再下跌15%时,加仓40%。

   其次,严格控制仓位也是左侧加仓的核心逻辑,一般来说在大盘走弱的情况下,同一只产品最大加仓次数最好不超过4次,仓位也不要超过50%。

   右侧交易顺势而为

   同理,我们再来谈谈右侧交易,同样在某个时间框架内,运用顺势思维判断行情的阶段性低点已经过去,选择入场并在出现高点右侧进行卖出,其核心是“相信强者恒强,涨的好的会涨的更好”。“买时谨慎,卖时果断”是右侧交易的“灵魂”所在。当市场反弹时,由于第一波涨幅往往很快,稍有不慎就可能错失最佳加仓节点,而后续水涨船高,因“上船”成本过高而错失大好机会。

   通过右侧交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右侧加仓的交易风格是“顺势而为”,施行“追涨杀跌”的买卖策略,特点是见效快,往往短期内就可以看到结果。因此,右侧加仓可能更适合那些性格偏激进、乐于追逐热点、快进快出、对灵活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

   和左侧交易不同,右侧交易的建仓点就可以设置的高一些,比如40%,在盈利后选择合适的机会再加仓30%,等到加仓的部分盈利后再选择合适的机会加仓到20%,一般来说,不推荐在右侧加仓的投资过程中满仓。

   需要注意的是,右侧加仓由于不太注重于基本面,考验的是追逐热点的技术能力,难度较高,建议投资者在右侧加仓前耐心等待,保持相对独立的思维,在没有等到合适的加仓点和加仓对象时,不急着加仓。

   贴合市场是关键

   总的来说,从当前市场超跌行情来看,震荡应该是短期时间内的主旋律,那么当下的市场可能就不太适合用右侧交易,因为它通常适用于单边上涨的市场行情,当下比较好的选择是左侧加仓,配合自己对基本面的理解和判断,做价值投资。如果大家觉得两种方式都比较难把控,那么定投依然是我们震荡市布局的武器,既能把握便宜筹码,也能更好的捕捉反弹行情。

   此外,市场的“归零”,也是我们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仓位和配置是否合理的时候,如果手中资金不太多、仓位较高、持仓基金净值波动较大,可以考虑适当调整一下仓位,增加一些中短债之后的债权类产品,将投资策略摆在偏防御的位置。也由衷地希望各位小伙伴都能顺利渡过难熬的行情,迎来未来的曙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