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绝地反击?从历史看 A股如何走出3000点?

文 / 如霜 2022-04-28 10:47:15 来源:亚汇网

   这周的心情非常复杂,大家还好吗?

   市场大涨,好多人又有信心了,纷纷问A股反攻开始了?接下来会怎么样?什么时候能重回3000点?

   俗话说的好:“当我们看不清前方的时候,我们可以回顾历史。”

   五轮3000点以下的“市场雨季”

   从统计上来看,上证综指曾经多次回落到3000点以下,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是快速反弹。真正在3000点附近多空激战、反复震荡的,总共有5段时间。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07.2.26-2022.4.25。

   这五轮3000点以下分别是为什么发生的呢?下跌了多少,又是怎么走出来的呢?

   给大家简单整理了一个表格。注:表中最大跌幅为沪指首次跌破3000点(以交易日当天收盘价计算)至大盘见底之间的最大跌幅;数据来源:wind,国信证券,每日经济新闻

   3000点以下的政策力量

   通过对过去5轮“市场雨季”的回顾,我们会发现,每当市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时候,政府就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比如降准降息等,通过传达利好消息来呵护市场。

   但是频频发布政策之后,市场就马上会见底吗?

   其实也不是。

   针对这个问题,国信证券专门进行了研究,他们梳理了历史上几次“政策底”到“市场底”传导时,货币、税收和财政三大政策的发力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几个信息:

   1、过往 “政策底”确定之后,短则1月,长则9个月就看到“市场底”了,所以政策的托底效果还是可以有一定期待的;

   2、底部的行程是多方合力,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是一个过程,甚至这个过程也可能会很漫长。例如2012年-2014年期间, “政策底”确立了之后,过半年才确立“市场底”,而“市场底”确立之后,又磨底了1年多才迎来牛市。所以即使见到“政策底”和“市场底”也不代表着说后面就会只涨不跌了;

   3、市场有支撑的因素,也有利空的因素,多方博弈,所以市场才会显得总在3000上下多空激战,但是不管每次跌的多么惨烈,最终每次都涨回来了,并且一旦开始上涨,市场就会在短的时间内“收复失地”。

   自从今年3月16日以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政策传达出积极信号;随后到4月,又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及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昨日中央召开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都是在积极释放正向引导,缓解投资者悲观情绪,促进市场平稳发展。

   3000点以下“自救指南”

   咱们前面说了,“政策底”不是一个明确的时间点,而“市场底”也需要在震荡中反复打磨,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政策底”到“市场底”还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或长或短不太好说。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的是,3000以下普通基民怎么“自救”呢?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磨底是需要一个反复震荡的过程,如果咱们一直“躺平”,估计看着账户一点点缩水,内心会是非常的煎熬。

   但是如果咱们换一种方式,这种“跌下去—马上涨回来—再跌下—又涨回来”的路径,是不是像连续的“微笑曲线”?所以如果市场震荡磨底的过程中,采用了基金定投的方式来进行投资,或者给自己“定投解套”,相信投资体验就会提升很多,小诺之前也给大家讲了很多方法。

   最后,回顾了过去的3000点以下五次“雨季”,即使在3000点以下不用过渡惊慌。3000点既不会是一个“铁顶”,也不是什么“铁底”,或者什么牢不可破的“支撑位”。

   真正给市场“支撑”,构筑起市场“底部”的,从来都是每一位投资者,宝贵的信心。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