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反弹又是昙花一现?基金继续回撤该忍耐还是“割爱”?

文 / 如霜 2022-04-29 10:51:01 来源:亚汇网

   帅不过一天,昨天反弹的号角刚吹响,今天就偃旗息鼓了。当基金净值大幅回撤甚至腰斩之时,心慌慌的我们,该忍耐还是“割爱”?

   复盘历史数据

   我们用历史数据说话,在过往市场大幅调整,基金净值大幅回撤之后,如果继续持有优质基金,将会有什么效果?

   复盘历史,过去的15年间,A股经历过三次较大幅度的下跌,分别是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上证指数下跌超70%),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上证指数下跌47%),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上证指数下跌超30%)。

   2008年大幅回撤之后

   先来看第一段,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1月4日,上证指数跌幅超70%;同区间内,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56.63%。

   在这次大盘下跌中,有超过90只权益产品(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仅统计目前存续状态产品)最大回撤超过3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坚持持有(至2021年12月31日),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实现正收益。

   当然,从2007年至今跨越15个年头,很多产品的基金经理经历多轮更换,其业绩对大家选产品的参考意义较小。

   小编再度梳理,发现有3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完整经历了这轮回撤,且至今仍在任职。

   2015年大幅回撤之后

   2015年6月12日至2016年1月28日,上证指数跌幅48.6%;同区间内,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43.35%。

   在这次大盘下跌中,有超过340只权益产品(包括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仅统计目前存续状态产品)最大回撤超过3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持有至今(至2021年12月31日),这些大幅回撤的产品有98%实现正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8.07%。

   2018年大幅回撤之后

   2018年1月24日至2019年1月3日,上证指数跌幅超30%;同区间内,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27.78%。

   在这个区间中,逾200只权益产品(口径同上)回撤幅度超过20%,如果你持有至今,这些产品亦有超过98%实现了正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9.26%。

   大幅回撤之后,基民如何应对?

   基金经理周克平曾经对回撤进行过细致的分析,他把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回撤是风险,代表的可能是永久性的本金损失;

   第二层回撤是波动,这是享受时间价值过程中的必要经历;

   第三层回撤是试错,是为了获取高回报而承担的一种沉没成本。

   对于这三种回撤,第一种是必须要努力避免的,对于第二种回撤则要理性看待,保持耐心与其共处,如果风险承受能力允许,可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主动承担一部分第三种回撤,来尽可能博取更高的收益。那么当基金发生大幅回撤时,“早知道”之类的懊悔大可不必,理性思考当下:你面临的主要是哪一种回撤?

   这一轮的市场调整无疑是在多重黑天鹅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市场整体普跌。如果你持有的基金所投资的行业以及投资运作本身不存在根本性的逻辑问题,那么短期割肉显然是不够理性的。

   当前来看,无论是已经处于低位的风险偏好、企稳的外围市场还是国内持续加码的稳增长,都有利于风险偏好的企稳,我们应当聚焦中长期基本面价值的回归趋势,调整后的优质行业投资机会反而愈发乐观。保持信心、坚持定投低位补仓等待市场反弹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敲黑板,但是如果你确实对市场短期表现极度悲观,因为当下的亏损影响了正常生活,那么可以考虑清仓,同时做好踏空后市的准备;如果全部卖了怕上涨踏空,留着又怕损失进一步扩大,那么可以考虑卖出一部分。

   看看他们怎么说?

   芒格曾说,“如果你对于在一个世纪内发生两三次或者更多次市场超过50%下跌不能泰然处之,你就不适合做投资,并且和那些能理性处理市场波动的投资者相比,也只能获得相对平庸的投资收益。”

   那些经历过2005年的上证998点,2008年的七成下跌,2013年、2014年长时间在2000点附近磨底,2016年两次熔断的小伙伴们,都怎么说?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