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A股历史上如何走出底部?大盘3100点附近各类基金表现如何?

文 / 如霜 2022-05-27 11:41:55 来源:亚汇网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压着相似的韵脚。

   近20年来A股历史上共有5次大底部,分别是在2005年6月、2008年11月、2012年12月、2015年8月和2019年1月。

   2005年6月之前的这次市场下跌的核心问题是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通过之后市场便开启上涨;

   2015年8月之前的这次市场下跌主要是由去杠杆导致的,当风险充分释放,融资余额降至合理水平之后,市场便开始企稳。

   除次之外,A股市场的另外三次深度调整都与当时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强相关,与年初以来的本轮市场下跌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去复盘一下这三次下跌后都是如何走出底部的。

   2008年磨底过程市场走出2018年11月的底部,最核心的触发因素是11月份国常会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也就是“四万亿”计划。

   这一政策强力提振了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叠加降准降息等操作,市场逐步走出底部,上证综指也从1664的低点上涨至2009年8月的3478点。

   2012年磨底过程市场走出2012年12月的底部,向上动能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的企稳。

   2010 年后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下台阶,进入 2012 年,工业企业利润和上市公司利润持续负增长,直至 10 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转正,11 月继续确认上行态势至3.0%。

   从制造业 PMI的角度来看,PMI9月有所回升,但仍位于 49.8 的不景气状态,10 月继续上行至 50.2 随后维持在景气区间内运行。在市场对于政策力度数据验证的期待中,12月A 股探得底部。

   2018年磨底过程2018年的此次大跌,市场底出现先于盈利底确认。

   2019年4月才从数据层面确认了盈利改善,而市场底在 2019 年1月3日便出现,原因在于当时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强烈的信号。

   比如央行全面降准,钳制前期市场的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中美就主要问题达成了阶段性成果和原则共识,增强了市场对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信心。

   可以发现,基本面实质转好或基本面预期转好是这三次市场底走出来的核心推送力,市场底通常领先于经济底出现。

   而如今,重要会议已经设置了Deadline:经济增长和就业率下降的目标要在二季度有所体现。

   据中信证券测算,如果全国整体复工达产的状况能够在6月达到2020年二季度的水平,那么5-6月份的潜在GDP增速会逐步向上、转正,二季度GDP将实现正增长。

   信心来了后,行情也就不知不觉间走出来了。

   大盘3100点附近各类基金表现如何?

   有机构分析说,大盘3100点的拉锯战,打响了。从上周开始上证指数就在3100点附近上上下下了,貌似上面有压力,下面又有支撑……

   投资者关心,大盘3100点附近,基金表现如何呢?

   过去十年间,上证指数曾多次来到3100点附近,比如2014年12月19日、2016年1月8日、2018年4月25日、2020年1月21日、2022年5月20日,也就是图中的A、B、C、D、E点。而回测发现,在这些时刻,各类型基金指数均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中长期历史回报。

   数据显示,从前一次3100点到下一次3100点,虽然大盘点位又回到了原点,但是各类主动管理基金都能为投资者带来较为满意的回报。也就是说,大盘3100点的市场下,基金值得投资者给予更多的期待和信心,即便什么都不做,过往平均水平来看,中长期回报都挺不错。

   再回3100点,为什么说现在是开启定投的最好时点?

   最后再给大家摘录一些券商研报观点吧~仅供参考。

   方正证券:大盘还在盘底珍惜5、6月份难得的投资窗口

   中小市值题材股只有充分回调蓄势,A股才会有重新上攻的动力,对于大盘而言,择势夯实筑底,以时间换空间的过程中。大盘还处在盘底过程中,但只要基本面因素未恶化,再创新低的概率低,依旧珍惜5、6月份难得的投资窗口,关注纠偏带来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操作上,淡化指数,关注个股,逢低关注券商、教育、TMT、农业、化工、能源、“中字头”股及“三低”股,回避近期涨幅过高股及退市风险股。

   中国银河证券:短期市场下探空间几何中期后市解析

   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这将限制大盘大幅下跌空间。A股市场仍处于估值底部位置,加上政策发力,A股市场将持续韧性,估值将向上修复。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分阶段判断A股市场估值修复情况:短期,行业板块轮转仍将是关键;中期,看好指数收益;长期,保持谨慎的心态,“稳中求进”须兼顾防御性。

   未来,大方向仍沿着“稳中求进”主题前行,重点关注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距离“三条红线”较远的地产企业。从行业估值分析,我们推荐以下“政策支持+估值低”的一级行业板块:信息技术、日常消费、医疗保健、材料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