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早盘,上证指数低开高走,医药医疗明显强于大市,中证医疗指数涨近3%,基因测序、CXO概念集体走强,测序龙头诺禾致源(28.79 +15.86%诊股)涨近12%,美迪西(361.88 +8.35%诊股)涨超8%,昭衍新药(123.20 +7.04%诊股)涨近7%,凯莱英(300.40 +5.76%诊股)涨近6%,药明康德(106.96 +4.05%诊股)涨超4%,医疗白马股多数强势。
ETF方面,截至10:00,A股规模最大医疗ETF(512170)涨近3%,成交额超2.3亿元。上交所数据显示,7月1日医疗ETF(512170)单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超1.2亿元,近60日吸金超11亿元,持续获资金加码!
同时,最新基金规模升至145.47亿元,稳居两市规模最大医药医疗类ETF!
消息面上,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今日正式启动。医疗ETF(512170)为 A股唯一纳入互联互通的医疗类ETF!今日起,医疗ETF(512170)再迎外资活水!
就医疗板块后续投资方面,光大证券(15.33 -0.26%诊股)在医药行业最新周报中表示: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发布,重视消费医疗、CXO和创新药板块! 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公布,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之下,缩短了风险人员隔离期限,优化了隔离方式,增加了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我们认为消费医疗板块尤其是眼科近视防控细分赛道有望迎来持续反弹,主要是由于1)消费医疗尤其是眼科近视防控板块有望在Q3迎来业绩拐点向上趋势和疫情缓和后需求增长;2)复盘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疫情封闭+线上网课会进一步加剧用眼需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上升显著,我们推荐眼科龙头。我们也建议关注滞涨景气赛道的CXO板块和创新药板块。
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紧抓补短板、高景气与疫后修复三大主线。长期来看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趋于弱化,但短期依然会对社会经济活动和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疫情的常态化及防疫措施,补齐防疫所需的短板、受疫情影响小或政策支持力度大的高景气度方向、疫情受损后修复的方向有望成为下半年的投资主线。
东吴证券(6.80 -0.15%诊股)医药团队认为,医药板块性价比极高,重点推荐消费医疗!消费医疗是火红的业务板块,2015年以来涨幅超过5-10倍的消费医疗牛股高达7只。消费医疗为持续主线原因:其一消费医疗成长逻辑不变,具有穿越牛熊潜力;其二经历了近一年市场调整,消费医疗个股估值比较具有吸引力;其三从筹码结构看,经历长期下跌医药基金持仓比例较低,其它重要子板块资金流向消费医疗板块;其四疫情有效控制,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重磅发布,新方案强调科学精准防控,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均得到优化,后续经济复苏趋势明显。
【医疗板块估值回到历史新低,性价比逐渐突出】
实际上,医疗医药板块在2021年下半年以来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撤,对于板块后续的走向,机构普遍认为,经过前期的调整,板块的负面因素得到了充分释放,投资价值凸显,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当下的政策背景下,产业发展快、业绩增速快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
伴随近期行情持续调整,截至6月24日,中证医疗指数估值(市盈率)水平已经回落至最新的30倍,历史分位数为0.26%,估值水平低于历史99%以上时间区间,甚至低于2018年大熊市末期的估值水平。
从历史估值水平看,目前中证医疗指数最新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及机会值区间,从过往估值对应未来收益率统计计算,当下投资胜率及性价比较高!
【调仓快讯:医疗ETF(512170)成份股5进4出,强势纳入抗原检测试剂盒出海龙头!】
医疗ETF(512170)标的指数(中证医疗指数)每半年度一次的调仓生效,生效日期为6月13日,医疗ETF(512170)同步调仓换股,新纳入5只成份股——九安医疗(62.88 +5.50%诊股)、义翘神州(131.74 +2.76%诊股)、惠泰医疗(217.56 +3.21%诊股)、万达信息(9.21 -0.54%诊股)、诺禾致源,成份股总数增加至50只。
配置A股医疗板块,更多投资者选择通过医疗ETF及其联接基金(A份额162412;C份额012323)来把握板块行情。
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399989)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直接受益于疫情防护、医疗物资出口等需求,抗疫概念股合计18只,权重近4成,新冠肺炎检测概念12只;医疗服务概念则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高成长领域,具备长期国民级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