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邦稳盈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增聘基金经理雷涛
今日,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德邦稳盈增长灵活配置混合增聘基金经理雷涛。雷涛曾任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安证券研究员,德邦证券高级研究总监。2021年6月调入德邦基金,现任股票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德邦稳盈增长灵活配置混合成立于2017年3月10日,截至2023年3月28日,其今年来收益率为13.04%,成立来收益率为22.51%,累计净值分别为1.2251元。
2、公募2022成绩单:大小分化严重,腰部公司竞争激烈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集中披露,基金公司业绩也浮出水面。截至3月28日,共有10家基金公司2022年经营数据出炉。 2022年市场震荡调整,受行情拖累,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相对疲软。整体来看,头部公司比较抗跌,固收业务优势明显的招商基金比较稳健;第二梯队中,信澳基金成长性最好。
3、违规将管理费借给被投企业!东湖产业基金被取消会员资格并暂停私募产品备案
中基协公布对东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列示后者多项违规事实,其中包括将管理人固有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投资、非专业化经营等,涉及旗下管理的循环产业基金将已计提未结算的管理费通过该基金向已投资项目出借并收取利息的违规事项。中基协在审理东湖产业基金申辩意见后,给予其纪律处分,取消了东湖产业基金的会员资格,暂停受理其私募基金产品备案。
4、半年缩水300亿管理规模 新华基金再易主北京国资“历史包袱”待解
曾经在公募行业被誉为“小而美”典范的新华基金,现如今已然“千疮百孔”。 近日,新华基金最新管理规模流出,截至2022年末已跌破600亿元,规模进一步萎缩,专户管理规模更是“腰斩”。 今年1月份北京国资取得新华基金实控权,随即3月初“债券女王”翟晨曦离任董事长,数度“易主”后新华基金管理层持续震动。 截至2022年末,新华基金旗下共有51只公募产品,管理规模575.98亿元,同比下降19.71%;专户业务管理规模20.36亿元,同比下降59.74%。年内“一基未发”,仅设立了名下2只存续基金的E份额,同时有3只基金遭到清算。 存续产品的业绩亦表现不佳,银柿财经注意到,根据同花顺(300033)iFinD,2022年新华基金所有基金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1.19%,低于行业中位数-9.67%。
5、基金C份额“狂飙” 警示A份额申购费该降了
份额规模暴涨暴跌、资金短时间大进大出……为匹配部分投资者资金期限而设立的基金C类份额,成了一些散户甚至机构“炒短线”的投机工具。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也抓住这一契机,把基金C类份额当做冲规模、“造星”的利器。于是,近年来,每到基金定期报告发布期,都有C类份额规模突然大涨或大跌的现象。渠道的“蜜糖”很多时候成了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砒霜”,想博取短期收益的投资者往往被套,基金经理的操作也会因为资金大进大出而动作变形。
6、隐形重仓股曝光 百亿私募仓位抬升发起“进攻”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公告披露了私募大佬在去年四季度的隐形持仓和调仓动向。邓晓峰继续小幅加仓“旧爱”紫金矿业(601899),再度买入云铝股份(000807);夏俊杰减持西部黄金(601069)的同时,增持了湖南黄金(002155);杨东买入垒知集团,小幅增持了大亚圣象(000910)。 近期,股票私募更加积极,平均仓位有所回升。展望后市,机构认为,短期市场反弹持续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