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一年涨幅近10%,同类排名第八!光大保德信增利业绩表现亮眼
2025开年,央行阶段性暂停买入国债等政策或利好资金回流股票等风险资产。在此背景下,主打纯债资产打底、权益资产增强的固收多策略基金或成为投资者参与当前市场的有力工具。以业内较早进行固收多策略业务布局的光大保德信为例,旗下成立超16个自然年度的老牌一级债基——光大增利A,近1年收益率达9.55%,在银河证券同类246只普通债券型基金中排名第八。从投资范围看,除了精选优质债券资产作为组合投资基石外,光大增利A还可配置一定仓位的可转债,这一策略为产品增添了生命力,使其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力争稳中求进。
二、春节前金融“李鬼”出没 基金公司频发警示
临近春节,基金公司密集发布公告,称遭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义诈骗,提醒投资者防范“李鬼”。从最新诈骗手法来看,“李鬼”们的骗术升级,在诈骗过程中使用大量专业术语,迷惑性更强。业内人士表示,万变不离其宗,投资者识别诈骗套路,可以从销售人员资质、产品备案情况、收款账号等方面进行判断。10多家基金公司发布警示公告本周以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进行诈骗。今年以来,已有10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类似公告。从遭遇“李鬼”的基金公司来看,既有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这样的头部基金公司,也有中信建投(601066)基金、方正富邦基金这样的小型基金公司。
三、央企密集设立创投基金
央企创投基金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1月18日,中国国新联合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在京共同举行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该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同时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近期,国兵向新发展基金、诚通科创投资基金等科创基金也相继成立。业内人士认为,发挥央企创投基金的作用,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有利于推动增量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活水”。
四、债券ETF扩容 信用债机会渐显
2025年以来,国内债券ETF市场迎来大扩容。截至1月16日,来自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广发基金旗下的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已全部结束募集。根据目前已披露的6份基金成立公告,合计募集规模达164.75亿元,部分产品的机构投资者认购占比高达90%以上。业内机构表示,这种高度竞争在国内债券ETF发展历史上实属罕见。债券ETF管理大多采用抽样复制,具备一定的主动管理特征,因此后续不同的期限摆布与管理策略值得进一步关注。随着利率债市场的关注力度迅速扩大,且利率债收益率保持在历史极低位置,利率债的做多需求有望被压制,主流债券玩家有望转移更多的关注度到信用债市场。
五、跨境ETF表现分化 投资者需警惕溢价风险
前期备受资金追捧的跨境ETF近期表现开始分化。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标普油气、德国市场、日本市场等主题的跨境ETF近5日涨幅居前,溢价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位置。与此同时,标普消费、纳斯达克、东南亚科技等主题的跨境ETF却出现调整。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挑选ETF时,需关注产品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费率以及折溢价等因素,尤其在产品溢价率较高时,要格外关注价格回归可能带来的短期亏损风险。高溢价不具有可持续性,切勿盲目跟风。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