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首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超700只 百亿元级量化私募表现踊跃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共有457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合计备案产品734只,同比增长7.00%,环比则基本持平。同时,这是自2024年8月1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正式施行以来,首次出现连续2个月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超700只(2024年12月份为756只)的情况。
二、人工智能带火港股 基金经理配置紧追风口
基于对港股基本面的看好,基金公司已提前布局。今年基金公司上报的产品中,港股主题基金不在少数,布局的板块包括汽车产业、高股息、央企红利、创新药等。从基金经理近期的表态来看,因人工智能(AI)行业快速发展,该领域已成为基金重点配置方向。此外,消费、高股息、国企改革等也成为基金经理的重点关注方向。
三、QDII产品掀集中降费潮 公募费率改革进行时
2025年春节假期前,部分公募“大厂”掀起降费潮,QDII降费大军持续扩容。2月11日,又有2家基金公司宣布降低旗下QDII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部分高费率产品让利幅度较大,直接“打6折”。此外,除QDII产品外,近期还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债券基金以及券商资管计划产品宣布降低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
四、基金抓紧布局 DeepSeek概念股价值重估或引领新一轮“科技牛”
春节假期后,DeepSeek概念持续火热,其引领的科技股成为市场交易主线,软件、传媒等相关板块强势上涨。自2月5日至2月11日,仅仅5个交易日,不少DeepSeek概念股大涨。在强势的DeepSeek概念股背后,已有基金提前布局,还有不少基金经理加紧调研相关概念股,希望捕捉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公募机构普遍认为,由DeepSeek引领的新一轮“科技牛”或将来临。
五、多只基金持有人大会召开失败,不再开会不影响“续命”?
近日,多只基金公告持有人大会召开失败,原因均是由于出席份额占比不足二分之一。有基金公司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实对召开失败已有预期,在开会之前没有做周密计划的话,大概率是开不成的。”值得一提的是,持有人大会召开失败看上去并不影响基金持续运作。记者发现,部分半年前召开持有人大会求“续命”的迷你基金,在召开失败后,未再二次开会也依然不影响基金运作。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