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最新公布的完成登记私募名单显示,嘉合基金原副总经理张文炜、光大保德信基金原基金经理王维诚、金元顺安基金原专户投资总监刁剑飞等均转战私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1日,今年以来仅“奔私”的公募基金经理便超过20位,与此同时,还有多位券商资管、保险资管投资经理选择“奔私”。
业内人士认为,希望更纯粹地践行绝对收益理念,更好地把握资管行业发展浪潮,是诸多基金经理“奔私”的主要原因。另外,记者采访获悉,今年“奔私”的多位基金经理对后市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
多位基金经理转战私募行业
近日,中基协公布了最新一批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其中多家私募掌门人具有公募背景。
比如,海南易格私募于11月28日完成登记,其总经理张文炜曾是嘉合基金筹备组主要成员,参与了公司筹建等各项工作。2014年7月嘉合基金成立后,张文炜曾担任公司的研究员、研究总监、总经理助理等,后于2018年1月10日-2022年7月21日担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高管职务,分管投研、市场等业务体系。
同一天完成登记的上海瑞珅私募法定代表人刁剑飞亦是公募出身。资料显示,刁剑飞曾任金元顺安基金专户投资总监、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等职。至正(烟台)私募实控人王维诚则曾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1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超300人,已知“奔私”的公募基金经理超20位,其中包括易方达原基金经理林森、兴证全球基金原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董承非、中欧基金原基金经理周应波等知名基金经理。
除了公募基金经理,多位券商资管、保险资管投资经理也选择“奔私”。
12月7日,百亿级私募源乐晟资产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人寿(601628)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中心权益部原副总经理王雁杰加盟源乐晟资产;10月28日完成登记的精砚私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钟沁昇2013年加入广发证券资管,担任权益产品部副总经理,今年2月离职。
“奔私”热情来自哪里?
记者采访获悉,希望更纯粹地践行绝对收益理念、把握资管行业浪潮,是多数基金经理“奔私”的原因。
张文炜坦言:“选择‘奔私’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私募基金运作机制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为客户做资产配置,从而持续为投资人创造绝对收益;二是伴随着居民财富流向资本市场,资管行业仍处黄金发展期,近年来愈发规范化、专业化的私募基金已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时基金合伙人雷鸣也表示:“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无论是投研还是客户经营等方面,都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更加纯粹地做投资,更多把投资当成一项长期事业来经营,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因此,能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立私募,更纯粹地践行自己的投资理念,是比较愉悦的。”
沪上一位私募创始人则透露:“私募的发行节奏、工具运用、仓位变化更为灵活,基金经理‘奔私’后不仅能够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使用多样化金融工具,而且在发行时点上也相对有更多自主权。而且近年来私募行业高速发展,投资人的认可度显著提升,严监管下的良性竞争趋势愈发明显,因此今年以来众多基金经理选择私募行业。”
“奔私”基金经理看好布局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公奔私”的基金经理比较看好当前市场布局时机。
张文炜认为,伴随着地产行业信心逐步修复,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美联储加息预期趋缓,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修复的信心逐步提升,明年市场可能会有一定涨幅,同时结构性机会将较为丰富,高端制造、消费、金融地产、新基建等板块均值得关注。“公司正积极把握当前的布局时机,计划在12月底前发行5只产品。”
12月8日,知名基金经理、运舟资本合伙人兼投资总监周应波也表示,从市场估值来看,当前大部分公司估值仍处于合理位置。从宏观环境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见顶,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明年有望迎来经济复苏,资本市场面临的格局将逐步优化。目前市场处于“L型”探底过程,已经没有必要纠结市场见底的精确位置,反而可以积极选股、积极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