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自去年以来的涨幅,让乐观变成了中性词,谨慎变成了贬义词。只有大胆的行为才在复盘中更贴合价格曲线。
去年国际金价40次刷新历史高位已经让不少人惊诧,而更出乎意料的是,这种火热的行情竟然还能跑出加速度。今年单是在第一季度,国际金价就已经连续多次创出历史高位,将每盎司3000美元的关口踩在脚下。
面对如此狂奔突进的价格,就连见多识广的金融机构也忙不迭吃起了特制版的“后悔药”,即调高预期目标。比如,高盛就在3个月里两次上调了年终价格目标,在2月底将其从2890美元/盎司上调至3100美元/盎司,近期又进一步提升至3300美元/盎司。这一价格预测提升幅度超过14%,似乎跟上了国际金价的走势。与高盛相比,虽然美国银行的调整预期幅度没那么大,但也将其今年的目标价从之前的2750美元/盎司提升至3063美元/盎司。
在制定价格预期时,虽然分析师都明白黄金是对抗不确定性的利器,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今年美国总统上台后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美国“火力覆盖”式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带来的变数将在短期内继续支撑国际金价;再比如,近期引起轩然大波的汽车关税,让欧洲、亚洲和北美的传统美国盟国都陷入焦虑。美国邻国加拿大的新总理、当过加拿大央行和英格兰银行行长的马克·卡尼甚至称,在特朗普政策的威胁下,加美两国旧的关系已经“结束”。
图片来源:中钞长城贵金属
从中期看,央行买入则对国际金价起到有力支撑。美国银行在一份报告中重申,如果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增长10%,那么国际现货金价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内攀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报告指出,各国央行目前持有约10%的黄金储备,并可能将这一数字提高到30%以上,这可能是一个对国际金价关键的支撑因素。
高盛也同样认为,新的预测反映了央行黄金购买量的增加,全球央行已连续3年购买了1000多吨黄金,并有望在2025年重复同样的壮举。该机构认为,自2022年俄罗斯储备冻结以来,各国央行特别是新兴市场央行,已将黄金购买量增加了约5倍。这种外汇储备管理行为的结构性转变,短期内不会出现逆转。
对买入黄金感兴趣的不只是各国央行,还包括投资者。作为风向标的黄金ETF在第一季度净流入了超过200吨黄金,增幅超过6%。高盛认为,如果投资者对冲风险需求加速,将推动全球黄金ETF持有量达到2020年时的水平。到年底,国际黄金价格甚至可能会达到每盎司3680美元。
每盎司3600美元以上的国际金价,即使在大胆的语境下,仍显得有些“放卫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无论何时都是不变的道理。即使谨慎在短期里被看作是贬义词,但在保护权益方面仍发挥正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