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跌跌不休”不必急于大量换汇
文 / 尚桑
2012-06-14 15:24:02
来源:亚汇网
记者了解到,眼下清远地区银行在售的外币理财产品中,欧元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频率并不算多,但随着出国旅行、留学的人群越来越多,不少市民手中持有欧元。欧元汇率的下跌,对于手中已经持有欧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损失可谓惨重。
另外,暑假将至,一些“准留学生”及其家长开始为留学事宜忙碌,欧元如何换汇、如何持有欧元更划算等成为部分市民关心的问题。
欧元走势一泻千里
5月,受到希腊局势、欧债危机等影响,欧元汇率持续下跌。5月23日,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跌破8.0整数关口,创2002年6月以来新低;一个星期后的5月30日,又失守7.9关口,再创新低。到6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欧元仅兑换7.8151元人民币。
这种跌势可追溯到今年年初。龙年春节以来,欧元开始呈现跳水走势。2月28日最高值为1欧元兑换8.4774人民币,此后一路下跌。进入5月份以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更是从4月底的8.2932下跌至7.8922,单月跌幅约5%。最大单日跌幅出现在5月23日,跌幅一度多达781个基点。到6月1日,欧元兑换仅为1:7.8151.
业内人士认为,欧元走势之所以大跌,最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进入5月份以来,由于希腊债务问题恶化、政府组阁一波三折,市场对于欧债问题的担忧最终演化为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并导致欧元解体的恐惧,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走势也因此而一泻千里。
清远欧元理财产品不多
记者走访市内一些银行了解到,眼下清远市场的外币理财产品中,欧元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频率不算多。
“这几年欧元的汇率相对比较稳定,预期收益也不是太高,我们银行从来没有发售过欧元的理财产品。”记者近日在连江路某商业银行以客户身份咨询时,客户经理如是表示,“要买外汇理财产品的话,不妨选择与欧元相关的产品,收益率会更高。”
记者通过银率网查询,发现目前清远在售的12款理财产品中,与欧元相关的理财产品仅有1款,为中国银行的“汇聚宝”保本欧元产品,期限为92天,起点金额为5000欧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8%。
随着欧元的下跌,银行也下调了欧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以中国银行的欧元产品为例,旗下的“汇聚宝”3个月欧元产品从5月初开始,每期的预期收益率都出现下调,从月初一款的2.20%下调至最近一款的1.80%,幅度之大,可见一斑。
另外,这款欧元产品门槛才5000欧元,换算成人民币不足4万元,在该行所有外汇产品中为最低。而一般外汇产品和人民币产品,门槛最低也要5万元,可见欧元产品在所有产品中竞争力的不足。
准留学生无需提前大量换汇
欧元的下跌,对于到欧洲旅行或留学的人,无疑是个“小利好”。据了解,一个学生在欧洲留学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最少15000欧元,按去年5月份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约1:9来计算,折合人民币约13.5万元,按现在汇率中间价计算,只需约11.7万元人民币,一年能省将近2万元。
市民何小姐的儿子今年高中毕业,家里已经商量好将孩子送到法国读本科。前些日子,由于儿子还没高考,且出国留学的手续还没有办好,何小姐看到欧元下跌,就打算去兑换欧元,为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做准备。但专家建议,最近一段时间,家长不宜提前大量换汇。
而对于后期欧元的走势,多数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欧元区可能会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希腊危机以及其他经济问题。货币增发后,贬值往往随之而来,这样或将导致欧元的直接贬值。”市内某期货公司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表示,进入5月份以来,围绕欧债问题产生的负面消息接连不断,这也是让欧元“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欧元区国家一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欧债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各种不确定因素持续发酵,令越来越多的人看空欧元,短期内欧元对人民币贬值的走势或将持续。因此,目前并非是家长们兑换欧元的最佳时机。
暂缓购买欧元理财产品
对于欧元理财,业内人士普遍建议暂缓购买。“尽管欧元理财产品会有一定的收益率,但欧元持续下跌将令汇率损失大于理财产品收益率,所以不建议再购买欧元理财产品。”国内一银行分析师指出,手中持有欧元的投资者眼下可以考虑逢高减仓欧元,将手中部分欧元换成美元或人民币,分散汇率下跌风险,这种方式可以作为规避欧债危机的一个策略。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各家银行欧元产品的收益率也普遍低于美元、澳元等币种的理财产品。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欧元的下跌也可以为一些持有外币、谙熟金融市场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提供再挣一桶金的机会。如中行“双向宝”外汇交易工具就能提供欧元“做空”的机会。投资者可通过银行所提供的报价和交易平台,先存入交易保证金后,实现做多与做空双向选择。如果投资者手中持有美元,即可选择“做空”欧元。如果欧元“如期下跌”,那么投资就能有所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