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美国移民局(USCIS)发布公告称,今年独立日期间,全国各地将举行大大小小100多个入籍仪式,欢迎9000多人宣誓成为美国公民。移民局代理局长夏如丽(Lori Scialabb)是这些入籍仪式的“总策划”。
“我们很荣幸,以在全国各地举行入籍仪式欢迎新公民的方式来庆祝独立日,”夏如丽说。“和他们一起庆祝成为美国公民的梦想得以实现同时,庆祝我们国家生日,这让我们非常高兴”。
在美国第238个独立日期间,各地的入籍庆祝仪式格外大张旗鼓,和奥巴马总统最近力推移民改革、敦促国会众议院尽早投票通过全面移民改革法案联系在一起,意味深长。奥巴马日前对众议院大力施压,从促进移民改革的演讲,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演讲,都在对国会“喊话”,其目的是在国会的注意力转移到中期选举之前趁着“机会窗口”完成他早就承诺的全面移民改革立法。
根据传统,独立日的入籍仪式中常常有几场专门为现役军人举行,让那些为美国效力的外国移民归化成为美国公民。
记者从位于华盛顿的移民局公共关系办公室获悉,独立日全国各地集中举行入籍仪式是移民局的传统,今年入籍的公民非常多,2013年只有7800多人,今年却增加到9000多人。不过,今年的规模并不算最大,大力推行移民改革且接近大选年的2011年,独立日入籍人数曾多达2.4万多人,各地举行了350场以上的宣誓仪式。
今年独立日期间举行宣誓仪式的地点包括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市政厅、北卡罗来纳州旧塞勒姆博物馆和花园、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特纳球场和加州的大美洲主题公园等。而开国总统华盛顿的故居弗农山庄、杰弗逊总统的故居夏洛特维尔的蒙蒂塞洛、夏威夷珍珠港的密苏里号等在美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地点也为独立日期间的入籍仪式提供场地,着重强调“美国之所以伟大正式因为她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一观点在奥巴马力推移民改革的演讲中被多次提及。
美国科研离开移民玩不转 移民重要性大幅增加
最近,中国“绿卡”门槛有望降低以加大吸引海外人才力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而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5日发布的一份移民助力美国科研的报告,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个超级大国的人才战略。细细品味这份报告,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关于外来人才与大国崛起的启示。
这份报告开篇便指出:“在推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移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反映在他们的得奖、研究、创业和教育方面。”报告认为,移民历来对美国做出重要贡献,但有两个阶段特别值得一提,一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1965年国会通过的《移民和国籍法》,废除了关于国籍来源配额的种族歧视条款,使美国向亚洲移民打开了大门;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0年通过的《移民法》,增加了与工作相关的绿卡发放数量。
这些政策变化的结果就是美国吸引着全世界人才,并直接反映在美国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上。从1901年到1959年,美国只有25名移民科学家获得诺奖;而1960年至2013年则有72名移民科学家得奖。
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列举了移民科学家为美国创造的一些“第一”,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是,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造出原子弹,就是因为爱因斯坦等移民科学家上书罗斯福总统,推动美国启动了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再比如,一名出生在以色列的移民为美国造出了无人攻击机原型,现在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军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移民已成为美国科研不可或缺的力量。比如,今天美国从事癌症研究的科学家相当一部分来自移民,尤其是1965年前移民受限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韩国。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在外国,其中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移民科学家比例高达62%,而位于纽约的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这一数字则为56%。
在教育领域,国际学生增强了美国大学实施科研并从毕业生中获得顶尖师资的能力。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外国学生占71%,而1982年只有44%;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而1982年只有35%。还有一个数据是,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
过去40年中,移民对美国创新与经济的重要性也大幅增加。1980年前,美国由风险资本投资的上市公司只有8家由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在同期上市公司中所占比例只有7%。但在2006年至2012年期间,这一数字达到92家,所占比例增至33%。还有统计表明,美国有风险投资参与、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知名例子包括谷歌、亿贝与特斯拉汽车公司等。
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开放的移民政策帮助美国成为全球科技人才向往之地。当然,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要证明移民在重要领域为美国做出的杰出贡献,以进一步推动在美国国会陷入僵局的移民改革,但它列举的各种数字无不说明吸引外来人才的重要性。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大国首先是人才大国。能否引才、聚才、用才,将会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中的最终地位。
美国雇主强制医保条款将延至2016年实施
企业必须为全职雇员购买医保,否则面临罚款。根据10日宣布的最新安排,雇员人数在50人至99人的中小型企业为全职雇员购买医保的强制条款将延至2016年实施。100名以上雇员企业也将获得“缓冲期”:2015年它们需为不少于70%的全职雇员购买医保,2016年这一比例上升为95%。
推动医改顺利实施是奥巴马第二任期施政重点之一。“奥巴马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医保覆盖率。按照最初规定,雇员50人以上企业须自2014年1月1日起为全职雇员购买医保。但这一条款在商界遭遇不小阻力,有人认为全职雇员标准不够明晰,强制医保也可能降低雇主雇人意愿。为平息争议,奥巴马政府去年7月宣布,将这项条款推迟至2015年实施。
美国国民医保覆盖率目前约为85%。美国社会对医疗体系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对改革方案存在较大分歧。医改法案在奥巴马政府推动下于2010年过关生效,但自2013年秋启动以来,因医改网站故障不断等问题再度引发众多批评,部分举措已因争议较大而被迫推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