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教你三招赶上2015年赴美留学末班车

文 / Glary 2015-04-15 14:33:55 来源:亚汇网

  与往年相比,今年美国本科的录取可谓是历尽艰难。眼下已是申请季末期,被高校拒绝或列入waitlist却迟迟不见回复的学生依然大有人在。尽管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结束了2015年的招生,但录取的希望仍然存在。如何把握住最后机会便成为了备受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

  招数1:与校方沟通需技巧

  补录阶段,学生与校方的交流成为重中之重。但国内学生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频繁地给校方发送邮件询问或催促,实际上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学生发送给校方的每一封邮件校方都会看到,但是因为校方也有很多事需要考虑,很多资料需要核查,因此往往不能及时回复。这个时候如果学生频繁催促的话可能会令学校产生反感,认为学生不尊重校方。”金东方留学(课程)资深顾问池洋洋告诫道,“事实上中国学生的这种行为已经让很多美国教授厌恶了。”因此,如何与校方恰如其分地交流也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对于列入候补名单的学生来说,由于并非被校方彻底拒绝,因此仍然有很大空间可以挽回。在这段时间内,学生需要积极与学校沟通,补充能够提供的额外素材,例如新的考试成绩和在校成绩,或者之前材料中没能提供的活动和奖项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能力。

  即使学生被拒绝,也并不意味着彻底失去了进入自己理想大学的机会。由于国内学生在申请时往往会扎堆于热门专业,导致这些专业录取压力较大,但若此时转移目光往往能够走出一片海阔天空。

  据介绍,在被拒绝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以换专业为条件与校方进行交涉,即退出热门专业的竞争,转而申请较为冷门、竞争压力较小的专业。在表现出对该校极大兴趣的情况下,也有不少以此为转机的成功案例。由于美国高校对转专业的管理较为自由,学生可以后期再投奔自己心仪的专业。

  招数2:以转学曲线救国

  尽管国内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转学难度极高,但美国高校却对此采取开放自由的态度,这一差异也就成为了不少学生补救的有利措施之一。

  “通过这种办法成功的例子其实不少。”嘉华世达美国部副总监张炜超表示,“后退一步选择排名靠后的高校或者考取国内大学,然后再申请转学到名校,这其实是很有利的。”

  据张炜超介绍,曾经有一名学生已成功申请了一所相对好的美国大学,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她发现自己无法适应这所学校的教学模式,于是转入了一所稍微靠后的学校。在这所学校,她得到了非常高的成绩,并再次转学,最终转入了美国排名前20的学校。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往往会有比较好的GPA和当地学校老师的推荐信,相较于国内提供的资料更具可信度和权威性。”张炜超说道。

  然而对于排名在前20的美国高校而言,转学的几率仍然很低;排名在30-50的学校则相对宽松,由于转学时校方看得最重的是学习成绩,因此对于部分学校,转学甚至比直接申请要更为简单。尽管从国内也可以转学,但由于两国课程的匹配程度不一样,因此学生在学分转化时往往会受到影响。因此中介也建议,如果是出于转学的目的来选择学校,还是以美国高校优先。

  招数3:找留学中介打保障牌

  在申请失败后,学生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寻求留学中介的帮助。作为学生留学申请的重要辅助,选择正规的留学中介也是保证补录阶段顺利进行的关键。去年4月便有一名学生吃了留学中介的亏。

  据了解,在签订合同时,该学生与中介约定申请12所学校,但近期录取结果公布后竟无一中选。直到这名学生寻求其他中介帮助时,才发现这家中介原来只帮她申请了6所学校,另外6所直接谎称被拒绝。

  “在补录阶段,中介必须要帮助学生找原因,如果这家中介比较坑,那一定要迅速换掉。”池洋洋表示,“同时学生自己也要有一个严格的规划,要立刻按照校方要求补齐资料。并且只要有转学计划,前100名的学校我个人都是建议申请的。如果是打算间隔一年再继续申请,那么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事例来向学校解释这一年究竟做了什么。”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