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2月5日),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287.5亿美元的农产品和相关产品,没有达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365亿美元的目标。
在经历了两年的激烈争吵以及中国的进口急剧下滑之后,中国和美国于2020年1月签署了这项协议。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购买国之一。
尽管销售给中国的玉米和大豆销量最近有所上升,但市场普遍预期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美国总统拜登领导的政府表示,该协议正在审查中。
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是在一场近18个月的贸易战之后达成的。在这场贸易战中,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美国和中国商品受到了针锋相对的关税打击,减缓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
根据这项协议,中国承诺在两年内将对美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能源和服务的采购比2017年的水平增加2000亿美元。
分析师当时对农产品目标持保留态度,该目标较2013年29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高出25%。
尽管去年年初农产品出口速度缓慢,但下半年的销售却大幅增加。下半年通常是美国大豆的关键采购季节。大豆是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农产品出口。
数据显示,2020年大豆销售额达到141.6亿美元,低于2012年148.8美元的纪录,但远高于2019年的80亿美元。
中国海关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大豆进口量为2589万吨,价值106亿美元。
一位前贸易官员告诉路透社,预计拜登将继续对中国施压,但预计贸易不会成为他与中国谈判的驱动力,而在特朗普执政期间是如此。
去年中国的采购也受到肉类采购大幅增加的推动,此前中国的生猪群爆发疾病,导致猪肉供给出现大规模短缺。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猪肉和猪肉产品出口在2020年飙升75%,达到创纪录的22.8亿美元。
中国养猪业的强劲需求也导致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玉米进口量达到12亿美元,高于2019年的区区5550万美元,但略低于2012年创下的13亿美元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