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和策略师表示,中美关系将继续紧张,因为美国总统拜登不太可能匆忙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达成新协议,或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即使他愿意重新接触多边贸易。
继前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立场之后,拜登政府在联邦采购方面采取了“购买美国货”政策。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Rashmi Banga在路透全球市场论坛上表示,这意味着紧张局势将持续。
她预计,在与中国持续的科技竞争中,美国不会改变其政策。中国在数字技术和服务领域拥有庞大的全球影响力。
鉴于台湾在中美科技战中的关键作用,Alavan Business Advisory联合创始人兼董事Alastair Newton将台湾描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引爆点”。
他说:“我并不是预测在近期或中期会在那里发生战争,但误判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Newton预计拜登将在气候变化和伊朗等问题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合作。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前助理贸易代表Wendy Cutler说,美国也将面临参与贸易协定的压力。
这些协定包括区域合作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被视为中国支持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的替代品,并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美国正在通过其他安排,包括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华盛顿组成的非正式四方,来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以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商业和军事影响力。
牛津经济研究院印度和东南亚宏观经济及投资者服务部门主管Priyanka Kishore表示:“美国可以选择通过与四国的关系来感受其影响力。”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机构Panjiva的研究分析师Chris Rogers表示,为了阻止CPTPP的合作伙伴与中国合作,预计拜登政府将迅速表明其重新加入CPTPP的意图。
CPTPP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转向亚洲战略的核心,该协议将亚太地区11个国家连接起来。特朗普于2017年在该协定签署之前让美国退出了该协定。
Rogers说:“拜登可能会走,而不是跑。”他还说,与特朗普相比,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考虑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