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对华立场仍然保持强硬,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主席白嘉玲(Carolyn Bartholomew)指出,现在不仅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带有资讯安全的疑虑,或是存在国家安全威胁,甚至私人企业也都会因着中国政府的干预,而被迫做出对中共有利的决策或行动,警告外界应该对此有清楚认识。
自由亚洲电台(RFA)报道,白嘉玲不认为由于阿里巴巴是家私人公司,因此可以很安全地与他们往来,而且中国政府绝对不会要求他们将资料交出来,强调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报道也指出,去年底中国监管单位无预警暂停蚂蚁集团的上市,随后再对阿里巴巴展开反垄断调查,中国金融监管单位更是传出要求共享其消费者贷款数据,称中共此番举措使得西方国家坐立难安。
长期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温蒂·勒特(Wendy Leutert)指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后,中国政府将中共的领导以及企业领导职务进行连结,而且这行为变得更为频繁,像是将董事会主席和党委书记联合任命,是十分常见的做法。温蒂补充道:“所有这些措施的积累结果是,政党对于中小企业的控制明显增加。官方的想法是,中共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将会带来更多经济和政治利益,增强中共的控制,能够促进问责和监督,并最终能在降低腐败的同时提高绩效。”
美商安可国际(APCO Worldwide)顾问公司中国总裁、前中国美国商会会长麦健陆(James McGregor)则说道:“中国的计划是使得世界更加依赖他们,而中国则不再依赖世界,并且更加恣意妄为,选择性遵守对自己有利的国际规范,却要求重新协商,甚至忽视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款。”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而言,就像是中外合资企业,如果规则对中国有利,他们就会遵守。如果规则对中国不利,这些规则就不存在。中国政府仰赖庞大商业市场,威胁利诱各国公司遵循中国规范。”麦健陆称。
随着拜登持续强硬立场,麦健陆则认为全球化取消企业对美国的忠诚,称他们所有的关键绩效都是关于股东和利润。由于中国对他们而言,是个比美国更大的市场,这些企业更在意与中国政府打交道。
至于未来应该如何持续与中国进行交流合作,还有美国企业的应对方法,麦健陆则回应说:“美国如果希望与中国政府抗衡,就必须使这些企业与美国政府站在同个阵线,但这并非能在短时间内能达成的事情,必须有长远的计划,包含投资科学、科技等研发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