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个人理财计划之原油篇:巴菲特都坚持看好传统能源业

文 / 芳芳 2016-03-29 16:38:47 来源:亚汇网

  目前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已较2014年高峰时期跌去逾六成。多数国际大型银行基本上都持有看跌油价的论调。加拿大皇家银行在报告中将2016年WTI石油价格预估下调12-40美元/桶,同时将布伦特石油2016年均价调为43美元。同时,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受欧洲、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下滑。

  就在市场唱空声一片,投资者纷纷选择逃离石油等传统能源行业之时,巴菲特却逆市操作。

  2015年8月31日,在石油价格暴跌,市场忧虑石油产能将长期过剩之际,巴菲特反向押注能源行业,购入炼油企业Phillips 66价值45亿美元股份,共计持有5800万股股份,持股比率达到10%。2016年1月,正当纽约市场石油价格及布伦特石油价格盘中跌穿每桶30美元大关,为12年来首次之际,巴菲特斥资约8.32亿美元继续买入石油公司Phillips 66的股票。

  整个1月,巴菲特购入1081万股Philips 66,共计持股7229万股,约占Phillips 66总股数的13.7%。但同时在1月底,Phillips 66也表示,其2015年Q4净利润同比下滑43%,至6.5亿美元。其中,石油成本与精炼油产品之间的价差(lower crack spreads)缩小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那么正当石油市场即将击穿底部,美国石油企业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遭遇大幅度跳水之时,股神巴菲特为何会继续押注能源行业呢?

  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额减少 传统能源行业继续看好


  2016年3月2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额同比增长19%,达到1560亿美元。而在发达国家中,欧洲可再生能源投资额从2014年的620亿美元降至2015年的488亿美元,降幅达21%,投资额为9年来最低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欧洲对可再生能源补贴力度下降等。

  2016年2月27日,股神巴菲特发布了“2016致股东信”。信中指出,伯尔希克·哈撒韦公司2015年的净资产为154亿美元,公司A类和B类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增长(爱基净值资讯)6.4%。在过去的51年时间里,公司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增加至155501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旗下公司美国Berkshire Hathaway能源公司(BHE)和伯灵顿北方圣达菲铁路(BNSF)已成为美国能源产业的领头羊。该公司2015年可再生能源项目营收1.75亿美元,只占到总营收的5.2%。33.5亿美元的巨额营收主要来自于传统能源项目。巴菲特表示:

  “每天,伯克希尔的经理人都在思考该如何与这个变换不息的世界抗争,哪些领域值得我们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在这一方面,我们比那些只涉足一个行业的公司更有优势——毕竟他们的选择更为有限。我一直坚信伯克希尔拥有足够的金钱、能力和文化,来突破种种逆境,并形成愈发强大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同时表示,虽然目前可再生能源对公共事业企业起到了帮助作用,但电力存储能力仍需得到实质性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巴菲特一直在寻找较好的投资领域,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属于长期看好,短期内并不认为可再生能源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2015年以来,巴菲特对于石油股票的一再加持可以看出,对于油价在未来会得到反弹一事深信不疑。虽然各国不断加码清洁能源,但传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需求并不会立刻就被新能源取代。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数据表示,虽然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减缓,但仍在增长是一个事实。2016年2月全球石油消耗量日均比去年同期增长70万桶,而2016年2月全球石油日需求量比去年同期高120万桶。

  石油进口第一大国或“易主”全球能源需求不减


  2016年2月18日,普华永道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2015年全球能源行业共发生并购案1004起,并购额为1990亿美元,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在15起最大并购案中,中国企业占到5起。2015年全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额为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17%,在世界总投资额中占36%。

  由于政策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向驱动,中国逐渐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传统能源领域开始放缓。但这并不影响发展中国家对于传统能源的需求,印度开始取代中国成为石油进口第一大国。

  近日,印度数家国有企业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订一项能源协议。印度将会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万科尔油田的股份提升至大约50%,此外还会收购塔斯·尤里亚赫石油公司30%的股份。此次交易涉及的西伯利亚油田也向中国提供石油,通过这项交易,印度扩大了在“中国后院”的足迹。

  俄罗斯石油公司上周与印度三家国有企业签署的协议,让印度在俄罗斯两处资产中持有的股份增大,这两处石油资产与“东西伯利亚-太平洋(6.73 -0.88%买入)运输管道”相连。该管道也直接与中国相连。中国是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其中包括“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运输管道”所供给的石油。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印度2011年全年的石油消费量占到全球总量的4%。尽管印度自身资源丰富,但相较于重工业高速发展对石油的旺盛需求,仍远远不足,2011年印度石油消费量3473千桶/天,净进口量达到3359千桶/天,石油对外依存度惊人。从严格意义上讲,印度长期以来都没有官方石油战略储备,主要是各能源企业自己的储备。而且这些储备加起来只有570万吨,仅够印度全国 19天的消费。缺少石油战略储备使印度的能源安全非常脆弱,一旦外部能源供应中断,印度国内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秩序都将受到冲击。

  为了增加能源安全系数,2004年1月,印度政府就决定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2016年3月中旬,印度宣布对油气勘探和开采立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在天然气和石油领域吸引250亿美元的投资。但就目前印度3/4的石油依靠进口、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耗国的现状来看,要想完全挣脱进口仍然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期间,印度会依旧是拉动全球能源市场需求的巨大动力。

  原文出自新浪财经,金十数据有所删改。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