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私募帝国的“中国现象”

文 / 张鑫 2017-04-06 10:19:14 来源:钱生钱

  截至2017年2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8626只,认缴规模11.3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把公募基金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这种状况放眼全球,也就只在中国发生,已然演变成了一种“中国现象”。该如何看待私募基金的“中国现象”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要全面了解私募帝国,就需要对私募基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建议不妨从詹森·凯利的《私募帝国》入手。詹森·凯利是彭博新闻社在纽约的撰稿人,专攻全球私募基金行业。在加入彭博社前,他曾担任关注得克萨斯州东南部地区科技和金融行业的杂志《Digital south》的主编。

  作为PE入门书,他的《私募帝国》讲述了各种PE大佬的经历,像希尔顿、汉堡王、玩具翻斗乐、唐恩都乐餐厅这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都有囊括。在过去20年里,私募行业经历了野蛮生长,部分基金抓住机遇,逐渐成长为资本巨鳄。这本书就带领我们到这些私募股权公司的幕后去一探究竟,揭秘华尔街角落里的投行家如何成长为资本的巨擘以及筹资、投资、管理、退出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经过。

  这部著作揭开了蒙在私募股权行业头上的面纱。由于作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授权,得以近距离与行业大佬采访交谈,因此这本书具有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均能够欣赏的深度内容。

  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文笔略差,文字稍显粗糙,但是不足以掩盖资本博弈故事的精彩。正如推荐序里所说,职业投资管理人、合格投资人群体、市场化的企业和项目、交易市场这四个要素“在中国都是似是而非的特色国情产物”,因此,“私募基金(在中国)的运作也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模式”,以此来反观国内的私募界现象不乏借鉴和学习意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与金融的体制的限制对商业行为的根本性束缚,假如以欧美系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参照,金融自由化始终是方向。

  巴曙松对本书的推荐是:本书作者詹森·凯利深入金融市场一线与全球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家分享他们的创业历程、投资经验和对未来的思考,对于当前正处于调整期的中国私募股权行业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这本栩栩如生的著作向读者提供了可读性和趣味性皆很强的一个“鸟瞰”图,描绘了行业历史中一些最精彩和创伤至深的时光。建议对私募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读来看看。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