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投资大师熊市战记:比尔·米勒—熊市中应该进攻而非防御

文 / 楠楠 2015-07-12 12:42:25 来源:亚汇网

  截至2006年,比尔·米勒所管理的旗舰基金美盛价值信托基金曾连续15年打败标普500指数,这一纪录是彼得·林奇所管理的富达麦哲伦基金的近两倍(8年)。15年间,美盛基金每年的回报率为16.4%,而标普500指数的年回报率为11.5%。

  但是在金融危机硝烟弥漫的2006-2008年,美盛基金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不仅显著落后于标普500指数,还赶不上大部分同行的业绩。就具体回报而言,米勒基金2008年上半年亏损16.83%,标普500指数下跌仅3.8%,同行也仅亏损了3.55%,相差15%以上;以一年期衡量,该基金亏损28.11%,同行仅亏损6.11%,标普500下跌8.7%,相差高达22%左右。

  究其原因,米勒不仅在几只重仓股上操作失误,就连该基金的行业配置也存在问题。该基金的第一重仓行业是金融业,持仓比例达22.36%,在危机中金融股抗跌性最差,高于同行17.1%的配置;与金融紧密相关的消费服务业配置为21.5%,远高于同行7.88%的配置;米勒在两个相对走势最好的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配置为零和4.66%,而同行的配置分别是12.41%和14.57%。米勒认为,只有与众不同才能战胜标普500指数的平均收益。

  对此,米勒给出了一些可能的理由。他认为,2006年市场估值的几乎一致导致“厚尾事件或者大机会”非常少,集中投资给该基金的表现带来了伤害;2007年,基金由于没有投资于行情最好的领域而受挫,如能源和商品类股等。

  在2008年2月10日的致股东信中,米勒写道:“在糟糕的2006年之后,我们又渡过了糟糕的2007年。两年来,我们的表现较标普500指数落后了约2000个基点,这是1989-90年以来最差的两年,当时我们的表现落后了2500个基点……我们在1989-1990年间的糟糕表现并非意外,我认为接下来几年内重复1989-1990年之后几年内表现的可能性非常大。”

  2008年1月17日,米勒与股东进行了电话沟通,他表示自己从当前陷入危机的金融股中看到了希望,并正在这一板块中寻找有价值的股票。同时,他还解释了为什么当前是自1990年以来买入金融股的最好机会,也是自2002年以来在整个市场范围内买入股票的最好机会。

  他认为教训之一就是,类似这样的时期为我们提供了长期机会。在过去的20年内,我们已经经历了程度类似的六次金融危机。当危机发生时,很多人都会说,“这一次非常糟糕,因为它同其他几次危机不一样,也不同于很快便恢复过来的高科技泡沫。”实际上,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经历了为期三年的熊市,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此外,即使陷入经济衰退,也没必要对投资组合进行任何调整。在过去的25年,美国经历了两次经济衰退,但没有一次衰退的持续时间超过8个月。无论如何,没有理由因难以预测何时开始或者何时结束的经济衰退而调整投资组合。

  比尔·米勒表示,从1990年的金融危机中,他学到了一些教训:“卖出已经下跌的股票并采取更多的防御措施已经太迟了,因为股票正在下跌。当股票下跌时,你应进行更多的进攻,而不是防守。”因此,持有大量金融类、建筑类、零售或者消费类股票的人,现在才考虑对其投资组合进行防御已经太迟了,他们应当大举进攻,以便在情况好转时真正获取最大的利益,因为这些股票会毫无疑问地再涨上来。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