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原油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其价格波动不仅影响着能源行业的发展,还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息息相关。2025年开年以来,原油市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以下是对近期原油市场要闻的梳理与分析。
一、原油价格走势回顾
自2024年12月9日以来,纽约原油价格开启震荡上行之旅,从每桶68.16美元一路攀升至2025年1月13日的最高每桶79.27美元,随后在14日回落至76.89美元,期间涨幅达到12.8%。其中,1月6日至10日全周,纽约油价累计上涨3.53%,布伦特油价累计上涨4.25%。然而,价格的波动并未停止,市场处于动态调整之中。以sc2502合约为例,2024年12月31日突破548元/桶压力位后开启趋势性上涨,涨幅一度超过45元/桶,sc2502—sc2503月差也一度上冲至11.6元/桶。
二、供应端影响因素
(一)美国制裁与俄罗斯供应不确定性
美国对俄罗斯石油行业发起新一轮制裁,引发了市场对全球原油供应收紧的担忧。路透社1月12日援引贸易商和市场分析人士的警告称,美国政府对俄罗斯能源企业和运油船实施的最新制裁,有可能减少俄罗斯对两个最大买家的原油供应,迫使其炼油商转而从中东、非洲和美洲进口石油,从而推高国际油价和运油成本。国际能源署(IEA)1月15日强调了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制裁带来的风险,这些措施针对160多艘船只,占俄罗斯海运石油运输量的22%。虽然先前的制裁使船只活动减少了90%,但俄罗斯可能会找到其他贸易路线来抵消限制影响。
(二)OPEC+减产策略的延续与调整
OPEC+减产策略一直是影响原油供应的关键因素。目前OPEC+减产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包括200万桶/日的集体减产,以及2023年4月、12月的166万桶、220万桶/日两次额外减产。最新会议将集体减产和166万桶/日的额外减产延长至2026年末,而另外的220万桶/日将从今年4月开始在18个月内逐步解除,同期尼日利亚和阿联酋的配额分别提高12万桶/日和30万桶/日,这意味着OPEC在2025年全年增量为55万桶/日。不过,市场普遍认为OPEC+在第一季度结束后不会贸然取消220万桶/日的减产转为增产。一方面,2024年12月OPEC会议未有超预期的减产行为导致市场对远月预期悲观,整个原油的价格曲线变得平坦,OPEC+在这种相对不坚挺的市场中不会轻易结束减产,以防止出现恐慌式下跌局面;另一方面,沙特和俄罗斯两大主要原油出口国签订了大量长协,增产扩大市场份额的收益可能不及减产维持高油价,且不确定性更大,这使得OPEC将进一步延长减产或放缓增产速度,短期内OPEC供应将维持稳定并为油价托底。
(三)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受限
尽管特朗普在原油上的主要措施是推动原油增产,但碳达峰和需求增长不足的担忧使得美国石油公司并不愿意广泛扩大再生产,而是将更多的利润用作分红和股票回购,资本投入不足限制了短期内美国石油产量的增长前景。2024年美国原油产量仅增加30万桶/日,远不如2023年的85万桶/日,反映出石油厂商的生产意愿不足。
三、需求端影响因素
(一)寒冷天气刺激能源需求
北半球部分地区的寒冷天气推动了取暖油等石油产品的需求增长,引发了对能源供应不足的担忧。美国由于受极地漩涡移动影响遭遇寒流,东中部正在经历10年来“最冷1月”,寒潮对美国页岩油生产和炼油厂的冲击时常出现,给短期供应带来了不确定性。此外,欧洲天然气库存正以三年来最快速度消耗,加上1月1日起过境乌克兰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终止,导致市场恐慌情绪上升,加速了原油价格上涨。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预计,2025年第一季全球石油需求将同比大幅增长160万桶/日,主要是受到取暖油、煤油和液化石油气等需求的推动。
(二)中国需求持续恢复向好
预计2025年中国需求将持续恢复向好。从内需方面来看,政策将为需求提供托底作用。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财政政策上的化债举措,此前出台的12万亿元化债计划,其中包括6万亿元的新增债务上限,是历年来提升债务上限幅度最大的政策。债务问题的解决将推动政府扩大支出,特别是在基建工程方面的支出,进而带动中国的柴油消费。从外需方面来看,美国去年12月FOMC会议上的点阵图将美国降息的幅度下调50%,这意味着美国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更高的利率水平。而中国在最近提出将2025年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这增加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目前美元指数长期位于108点的历史高位之上,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升至7.3,这一条件为中国扩大出口提供了更好的贸易条件,出口的增长将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利润的改善以及人民收入的增长,并最终导致汽油等成品油需求扩张。
四、未来市场展望
对于2025年国际油价走势,地缘政治风险变化、美国能源政策可能面临的调整、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需求强弱等将继续成为主要影响因素。有分析指出,若OPEC决定增产或将导致市场供应压力显著加剧,油价中枢存在大幅下移至低位区间的可能性。但是也不排除地缘政治风险短期内主导原油价格走势,造成油价反复阶段性上行。目前,高盛预计,布伦特原油将在每桶70至85美元区间波动,地缘政治风险或推高油价。短期来看,因美国制裁措施和API库存数据的利好,油价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支撑,但中长期来看,EIA的供应增长预期以及全球需求放缓的趋势,可能会导致油价承压,甚至出现回调。
综上所述,2025年原油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投资者在进行原油相关投资时,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