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国战略棋局已定,“一带一路”助力中国经济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分别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战略构想,中国为什么在现阶段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我们先从下图一,看一下整个“一带一路”的版图。
(图一)“一带一路”版图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的整体版图,从版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提出的大国战略,是在陆地和海上搭建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这是中国继续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解决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中国在21世纪初,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西电东送与西气东输,但是并没有解决东西部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因为靠近海洋,方便港口停靠,设立东南沿海开放特区,中国的资源向东南沿海城市倾斜,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解决原来简单开发西部资源供东部使用的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使中国的中西部和中亚、中欧进行相连,真正改变西部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西部收入,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管道运输,对化解中国能源进口单纯依靠海上运输,实现管道运输与海上运输并举,化解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对能源进口路线的威胁。
2、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内已经形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效应,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流域经济带等,如图二所示:
(图二)中国国内经济带版图
从图二中,中国境内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经济带,从发展的优势上看,长江流域经济带比较发达,典型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而对于东北和中西部,特别是中西部,必须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才能盘活整个中西部的经济,使中西部与中亚和中欧国家互联互通,这样中国就形成了全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对外开发。北部有外蒙古与俄罗斯,西部与中亚和中欧互联互通,南部海上运输,而东部靠近沿海开放,中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中国内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协同推进,打造利益共同体。
而“克拉运河”的开挖,为“一带一路”的大国战略再添助力。
二、“克拉运河”化解海上运输风险。
“克拉运河”全称克拉地峡运河,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拟建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克拉运河所处地理位置如图三所示:
(图三)泰国克拉运河示意图
从图三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克拉运河”的开通,对中国战略意义重大。“克拉运河”修建完成后,国际海运线将不必绕过新加坡、取道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可省2至5天航运时间。对大陆而言,开凿“克拉运河”不仅惠及广东、福建、上海、江浙等沿海地带,更有助大陆加强与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尤其能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思中的“一带”中起重要作用,这只是战略之一。
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下,美国和新加坡有密切的军事合作,一旦中美因南海和东海问题发生冲突,大陆80%进口石油必经的马六甲海峡遭美方封锁,等于掐断大陆的经济命脉,但“克拉运河”的开通,可让大陆摆脱此困局,中国同巴基斯坦建立的管道运输和“克拉运河”形成合力,大大降低陆地和海上运输的双重风险。中巴管道如图四所示:
(图四)中巴陆地运输图
三、大宗商品运行趋势格局渐明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会带动相关区域整体经济的共同发展,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带动庞大的投资需求,而庞大的投资需求,一定会带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但是我们要特别强调一点,“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不是短期计划,是未来十年中长期的布局,不可能对大宗商品,特别是有色金属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随着“一带一路”相关建设会在2015-2017年逐步的落地,相关的配套也会对大宗商品未来的运行提供非常强的支撑。
而美元根据之前的分析研究结果,强势美元政策也会在2016-17年结束,然后进入美元弱势周期。美国想化解国家的负债,必须实行弱势美元政策,收购海外资产来化解自身国家负债。原油经历供给过剩危机后,价格会维持在45-65位置区间长期低位震荡,超过65,则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的开发又回到了盈亏平衡点之上。而随着美元进入弱势周期,与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形成合力,未来大宗商品会进入牛市格局,并且原油价格也很难创45美元/桶的新低。
踏准趋势节奏,把握投资格局,原油和大宗商品将会出现趋势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