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京东营收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净利润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1%。用户数量的增长则是给出了年度数据,过去12个月的时间内,京东的活跃人数达到了4.416亿,同比增长32.1%,一年多就增加了1亿多的用户,京东的电商之路似乎更加清晰了。
在京东公布财报之后,股票却迎来了一波大跌,截止美股收盘后,京东股票下跌了7.41%,相比于拼多多公布财报之后的大涨,京东就显得有点低迷。
不过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看,京东依旧是最有竞争力的电商之一。
1、财务方面
从京东的财务报告中不难发现,京东的服务性收入达到了228亿人民币,占据了整体营收的13%。
作为一个有寄销、代销能力的自营性电商平台,服务性收入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代表着京东在批发零售差价卖货、流通履约的成本效率提升、广告和佣金外开创了一个较为稳定并且占比和收入均不错的服务性收入项目。
服务性收入占比的提升,意味着一个电商型零售企业的创造利润能力,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价值深度,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都有了本质性的改变。
Q3的财报也正是客观地验证了这一点。
2、用户方面
相比于拥有7亿+用户的拼多多和淘宝,京东差了3个亿的用户,但是对于京东来说,不能单纯的以用户基数去作为评判标准。
作为自营性电商平台,它的扩张方式和其他两家并不相同。通俗来说,京东的扩张需要整合目前的一切资源同步增长,例如品牌商家、商品数量、库存效率、订单规模、用户需求、履约效率等等,如果单纯的去放任某一个领域去增长,很容易导致目前京东高度精密的体系遭到破坏,发生稳定性风险。
这也就是为什么京东不能像拼多多淘宝一样去扩张市场的原因。
不过相比于京东过去3年的增长速度来看,32.1%创下了过去3年的增长速度新高,而目前来看,京东的用户增长还保持着向上增长的趋势。
3、发展方向
从“商品”到“商品+服务”一直是京东近两年的发展方向,随着对于整体系统的不断调整之后,京东的服务性收入也是不断地在增长。
不同于拼多多疯狂地抢占用户,京东需要做的则是稳步增长,提升供应链效率,下沉用户,增加用户粘性,而在这一点,京东做得也非常出色。截至10月份,京东PIUS会员数已经突破2000万,有超过600个品牌为京东PLUS会员提供了上千种生活特权,生活特权的领取量同比增长100%。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在11月1日-10日,京东PLUS会员成交额同比增长70%。
京东不仅下沉用户,在库存周转上也迎来了巨大的进步。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京东库存周转天数已降至34天,创下了历史新低。库存周转速度是零售业最核心的指标之一,同样做零售的沃尔玛和亚马逊的库存周转天数均超过了40天。
从管理规模来对比,京东管理的自营SKU数量超过500万个,是Costco的上千倍、沃尔玛的上百倍。随着SKU的规模增长,库存管理难度呈指数级增长。在管理数百万量级SKU的同时,还能将库存周转天数控制在35天之内,可见京东库存周转效率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