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11月2日美股盘前,拼多多跌近2.23%。
相关新闻消息
陈磊在拼多多内部的花名,叫做“土豆”
貌不惊人的土豆,大概称得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食物。它可以是星级餐厅里,盛装在考究餐盘上的高级料理;也可以是普通人家,端上餐桌的一盘小菜。
不需要多么高超的烹饪技巧,只要煮熟、剥皮、撒点盐花,它就会向你展现出美味。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土豆都安之若素。
我们常说“名如其人”。
陈磊的性格,治理公司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低调沉默,朴实无华,但同时无比实用。
他当上拼多多CEO才一年三个月,当上拼多多董事长才七个月,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已经六年,与黄峥互相赏识、共同创业已经十四年。
时间是一种力量。有时是一种喧嚣直上的力量,有时是一种沉默内敛的力量。
陈磊明显属于后面一种。
1.一个低调到可怕的牛人
网上有关陈磊的信息很少。
当在搜索引擎上键入“陈磊”这个名字,第一个出来的是迅雷集团的CEO陈磊,第二个是唐朝乐队的吉他手陈磊,至于这位拼多多的头号掌门,则要翻到第三页,才会出现他的百度百科……
这的确有点夸张。
陈磊,1980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一户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在一所中专任职老师,父亲则是做经济研究的学者。
陈磊是个好学的聪明孩子,他的求学之路堪称“别人家孩子”的最好模本。
初中时,因为数学学习上的天赋,被拉进学校竞赛队伍,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
而后,凭借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进入福建师大附中。高二期间,便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第八届信息学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夺得团体第一和个人金牌。
1997年,陈磊顺利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此时,黄峥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第二年,他也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了浙江大学混合班。
2001年,陈磊本科期满,进入美国名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期间多次在世界顶级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
这样的履历,不需要再多说些什么了。
陈磊与黄峥的相识与相知,也是在二人国外求学时期。
2002年,正在美国读博的陈磊,接到了国内来的学弟黄峥。黄峥以浙江大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陈磊的同校同专业,攻读计算机硕士。
那时,他们不会知道,两人之后的求学与创业之路,会如此紧密地绑在一起,更不会知道他们将对中国的整个电商生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美国读书期间,他们就表现出了知己间的惺惺相惜。
两人一起做过很多研究项目,黄峥的主要学术论文,共同署名一栏都能找到陈磊的名字。
2004年,黄峥硕士毕业后,听从段永平的建议,进入谷歌并待满了三年。就在他进入谷歌的第二年,陈磊博士毕业,也进入谷歌,成了黄峥的“学弟”。
在谷歌的时候,两人跟随吴军博士进行研究,参与并发明了“检测名称实体和新词”这项专利。
当今的网络上,这一专利涉及网络搜索、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光学字符识别、输入法联想等众多领域,其重要性无需赘述。
2007年,黄峥选择离开谷歌,转身创立了欧酷网,从前的老搭档陈磊,很快跟了过来,担任欧酷的架构工程师。
后来,在黄峥连续创业的数家公司立乐其、新游地、寻梦、拼好货等,都能看到紧紧相随的陈磊。他有时是核心高管,有时是技术负责人,两人之间不分上下属,只讲合作伙伴。
兜兜转转8年过去了。2015年,当黄峥创立拼多多的时候,陈磊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CTO(首席技术官)。
两人之间这种相互确认的笃定,恰如拼多多的发展,于无声无息中炸裂般发展壮大了起来。
上线仅一年,拼多多的日订单即超过百万,月GMV即超过10亿。
就像一匹插上了翅膀的黑马,在众人都以为无缝可插的淘宝和京东两大巨头之间,拼多多硬生生闯出了中国电商的第三极。
今年3月,在陈磊接任CEO后的第9个月,拼多多以7.884亿年活跃买家数,超过了同期阿里巴巴(7.79亿)、亚马逊等,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这样的财富创造神话是惊人的。
与此相对应,今年3月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交由陈磊接管的时候,外界几乎对他一无所知。
不得不说,与他做出的贡献相比,陈磊确实表现出一种极不相称的低调。
2.相信简单的力量
陈磊是中国三大电商的新一代接棒者中,唯一一个CTO转型CEO的掌门人。
拼多多最广为人知的,恐怕就是在初期几乎没有任何广告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拼团抢购”、“砍一刀”等游戏化设计,完成了微信的用户裂变,实现了病毒式的传播效果。
而鲜少有人知道,社交裂变的玩法,其实是在陈磊主导下实现的。
陈磊性格上的内敛温和,是张扬高调最直白的反义词。
他心底里不喜欢那种一定要争出输赢的游戏。一个人的成功,必然以另一个人的失败为底色,这很残酷。
拼团、抽奖、帮忙砍一刀、分享得红包的设计,都是以合作共赢为前提。在这样的互助游戏中,传递的更多是一种积极情绪。购物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
去年,中国顶级产品人梁宁,在一次公开演讲上举了个例子。
她用“无锡排骨”作为关键词,分别在淘宝和拼多多上进行检索,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淘宝给出的关联推荐都围绕这一关键词进行匹配。但在拼多多上,关联推荐中不仅有“无锡排骨”的内容,还会关联到“四喜丸子”。
区别在于,淘宝做的是关键词关联,拼多多则在尝试理解人,分析人这样搜索的动机和偏好。
或者,喜欢吃“无锡排骨”的用户,会不会也喜欢吃“四喜丸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