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11月10日美股盘前,拼多多涨近1.33%。
相关新闻消息
随着拼多多的规模壮大,曾经一心讨好下沉市场用户的拼多多开始思考转型,创始人黄铮曾经在网上争议巨大的时候淡然发声“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拼多多”,如今的拼多多无论是从大力招揽品牌还是百亿补贴中受年轻人追捧的电子科技产品占大头都让人感受到了拼多多急于转型的决心。
拼多多成立六年,尽管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成长速度,但是负面口碑也紧随其后,在一年用户量破亿,三年上市,六年用户量做到电商行业第一的神话背后,“假货”“山寨”“骗人营销”的评价一直未曾消除。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扭转“拼夕夕”的负面影响,拉拢大牌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大牌本身的品牌形象能够帮助拼多多快速树立正品形象,摆脱“LOW”的负面评价,同时大牌实力强,入驻平台能够给平台带来不少盈利,大牌的高端形象和高价格,也能够帮助拼多多尽快摆脱“低客单价”困境。
所以可以看到,拼多多一方面加快了招揽品牌的步伐,不仅对品牌方有所妥协,针对入驻拼多多的品牌也有着高调的宣传,比如阿迪达斯入驻的时候,搜索鞋类产品的时候都会有相关宣传标注“阿迪达斯官方旗舰店入驻拼多多”,一方面帮助阿迪达斯做了宣传,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拼多多急于用大牌来为平台增色的心情。品牌实际进驻但是以经销商的名义对外宣传拼多多也对此妥协,比如小米,由此可见拼多多拉拢大牌的决心。
另一方面频频碰壁的拼多多为了打造补贴形象和获得口碑,频频对大牌挑战,比如特斯拉、茅台。团购下的特斯拉比官网价格直降几万,这件事情登上热搜以后特斯拉官博亲自澄清“与拼多多并无合作”,拼多多也毫不逊色“车是真的,补贴也是真的”。尽管此次风波帮助拼多多打出了“真补贴”不错口碑,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拼多多的尽力拉拢成效甚微,在各大品牌面前拼多多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拼多多需要大牌,大牌却未必需要拼多多,对于大牌来说,已经通过多年的运营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有了固定销售渠道和一批为此买单的客户,多一个拼多多无非是多一个销售渠道,但是拼多多的用户群体购买力不足,又常年萦绕着负面口碑,价格管理堪忧,并不是很多大牌想要选择的合作对象。
在商家看来,拼多多想要摆脱如今的尴尬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