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11月19日美股盘前。拼多多涨近1.66%。
相关新闻消息
一、拼多多不拼套路拼福利
拼多多的企业价值观之一就是用最少的钱买最实惠的商品。对于为什么拼多多不放出销售额,创始人黄铮做出的回答是:“拼多多每天都有很多福利,双十一也不过是其中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的。比起关心数字,更重要的是顾客享受到真正的优惠。”
在拼多多拼团是很多人日常用品购买的习惯,因为拼多多确实在价格优惠层面做到了极致。在“双十一”期间,其他平台都在玩套路拼价格的时候,拼多多单纯依靠优惠这一层来吸引顾客已经不够了,毕竟大家趁着双十一想买的都是平时不太买的了的商品。拼多多在今年的双十一,省去很多“满减”之类需要精打细算的套路,选择了百亿补贴活动。
虽然之前京东搞过类似的“618”补贴活动,但是效果并不好。拼多多每天都在“补贴”用户,在“双十一”期间加上百亿补贴,依靠本来建立的顾客信任和实打实的优惠力度,推出“好货不用等,好价就现在”的口号。在满屏“预售”“尾款”“返现”等商家套路饱为诟病的今年,这种看似真诚的玩法或许正中消费者下怀,成效十分可观。
二、国货、卫视加晚会,拼情怀
虽说百亿补贴的目的在于跳过节日噱头,打造看得见的优惠,但是“双十一”的热潮中,消费者的消费热情难免都是被调动的。拼多多在营销重点和营销方式上也另辟蹊径,依然继续其“亲民”的风格,大力支持优质国货和优质农产品。
并且联手央视和湖南卫视推出“超拼夜”直播带货及晚会,邀请了众多明星助阵,在节目和直播期间穿插砸金蛋、赢iPhone、一分钱秒大牌等互动活动。拼多多显然将受众定位放在了与其他平台不同的地方,主要面向体量更为庞大的中低收入群体。
国货和助农在很多明星和主流媒体的带头宣传下,渐渐进入大家视野,成为一种“家国情怀”的象征,好用又实惠,何乐而不为。加之如今资本和消费主义的面纱为更多人探讨质疑,实用又潮流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消费追求。
拼多多借助国货风和助农风,恰好契合其平台价值主张。加上主流媒体平台的宣传,拼多多的“超拼夜”是一场截然不同的狂欢。九阳、百雀羚、鸿星尔克、安踏、回力、周大福、良品铺子、蒙牛、美特斯邦威等众多国货品牌以官方旗舰店的方式加盟,众多品牌在“双十一”期间热卖。
三、从“苹果”到苹果
拼多多借助iPhone的各类活动已经持续良久,平时我们在各个流媒体平台时常看到相关推广信息,但是在这次“双十一”,“苹果”变成了真苹果。拼多多助力农产品销售,联合陕西、山西、山东、甘肃、四川等苹果产地,在“双十一”进行苹果补贴销售。
通过百亿补贴、一元秒杀等资源倾斜,连续推出“苹果丰收季直播”及万人团等活动。很多老品牌和新品牌在拼多多卖出了高销量,一些苹果品牌已经累计达到一亿成交价。
拼多多活动负责人员表示拼多多腿上沾着泥,因为从农产品起家。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聚焦农业品牌,一颗小小的苹果,关系的不仅是亿万消费者的口福,也是千万果农兴农富农的大事。近些年来电商遇到苹果,苹果产业链甚至已经随之改变。商家和用户之间的供需链更加清晰,产业链条借助快递极具缩短,成本下降。
苹果狂欢,更加能看出拼多多商业思维的独特。面向朴实的老百姓生活,抓住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根本需求,抓住资本主义包裹的体面之下真正的需求,是它迅速崛起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的重要原因。
小结:
拼多多虽然没有公布具体销售额,但是从各个电商平台的销售总额来计算,拼多多的销售额在900亿左右,没有超过1000亿。虽然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平台,但是与京东和阿里依然不在同一个体量。
但是拼多多的商业价值或许不需要用一场资本盛宴的数据来做衡量。在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拼多多后期居上的劲头十足。淘宝为了应对推出了淘宝特价版,可见其竞争潜力其实是不亚于京东和阿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