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11月30日拼多多股票【PDD】实时行情

文 / 章天 2021-11-30 19:23:39 来源:亚汇网

   基本消息面

   11月30日美股盘前,拼多多跌近2.24%。

   相关新闻消息  

   通过拼多多,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农村电商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并以此可以看见一个更为真实的「三农」,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

   1、聚焦农业,重塑农业

   若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面貌,必然需要重塑农业当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只有这样,农业本身才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农业」,还是新技术时代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我们都可以看出农业相关要素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变化。

   对于长期以来扎根农业,探索改造农业的拼多多来讲,同样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重塑着农业。长期以来,分散的农业产能一直困扰着中国农业本身难以形成规模,自给自足在很多时候是中国农业的真实写照。

   如何借助新技术的手段将分散的农业产能聚合起来,形成规模,再将它们与上游的农产品需求高效对接,成为开启农业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拼多多通过将分布式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要素进行了数字化的表达,并且聚合到了云端,再通过对上游需求的汇聚,真正实现了农业产能与农业需求在「云端」的高效对接。

   这种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农地云拼」模式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传统、落后的面貌,同样让农业产出与需求两端的对接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除了通过将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农业后端之外,拼多多同样尝试从「最初一公里」寻找改变农业产出之前的方式和方法。

   比如,2021年8月,拼多多就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就正式启动了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试图借助前沿的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在6个月内挑战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番茄,真正从产前一公里寻找改变农业的新技术途径。

   无论是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对于农业产后一公里的深度改造,还是基于农业新技术的对于农业产前一公里的原始创新,我们都可以看出拼多多正在借助新技术的手段,从根本上改造农业的面貌,并且真正开始成为中国农业的重塑者。

   2、扎根农村,改变农村面貌

   仅仅只是改变农业本身是不够的,只有改变了承载农业的环境——农村,才能真正让农业在农村里获得更加长久的发展。农村环境是否改变,直接关系到农产品是否真正可以快速配送到消费者手里,直接关系户到农产品是否真正可以保证最真实的味道。说到底,还是要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真正让新的基础设施,成为新农村的代表。

   所谓的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包含软件技术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两个方面。

   随着各级政府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我国农村的硬件基础设施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通技术设施、网络基础设施,还是信息基础设施、金融基础设施都有了彻底的改变。

   然而,仅仅只是有了好公路,好网络、好信息、好金融还不够,只有强化软件基础设施的搭建,将软性基础设施和硬性基础设施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农村发生彻底的改变。

   拼多多正是看准了软性基础设施的作用,所以,才以此为切入点,寻找改变农村面貌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搭建了「多多课堂」的平台,结合农村当地的现状,「多多课堂」提出了农产品上行对应的互联网运营课程,通过「富脑袋」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电商,进而更好地利用业已搭建完成的硬件基础设施。

   比如,在云南石林县,很多的农户虽然识字不多,但却非常精通电商的玩法,这就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其次,除了人才培养之外,拼多多还从模式、标准、科技等角度寻找改变农村软性基础设施的方式和方法。拼多多联合相关的科研院所,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以及将新的技术应用到选育、管理等诸多环节当中,提升农村相关的软性基础设施。

   有了政府方面在硬性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投入,有了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在软性从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探索,农村硬件强、软件不强,口袋富、脑袋不富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此为基础,我们再去探索农产品上行的方式和方法无疑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服务农民,孵化新农人

   农产品再优质,农村环境再改善,如果没有了农民的转型,如果没有新农人的持续出现,「三农」始终都是不完整的。

   说到底,要想真正改变「三农」的面貌,核心还是在于农民面貌的改变。

   瞭望智库发布的《2021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同样证实了这一点。报告显示,农村电商人才匮乏,「难育」、「难引」、「难留」;农民意识欠缺等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长期扎根「三农」的拼多多来讲,自然早就看到了培养新农人的重要性。

   早在2015年,拼多多就推出了「地网」,即「新农人」体系。经过数年发展之后,现在的拼多多俨然已经成为了「新农人」的孵化器。

   无论是放弃绿卡回新疆卖农产品的女海归,还是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甘肃环县的「羊三代」,甚至是上演现实版《山海情》的宁夏闽宁镇的「水花们」,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在拼多多的平台上不断涌现。

   截至2020年6月底,拼多多平台通过农产品上行的“模式创新+人才培育”两大核心体系,已经直接带动全国超过1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同一年,拼多多宣布启动了再培育10万名新农人的培育计划,继续不断地做好新农人的孵化器。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农产品电商人才缺口将逐年上升至350万人。

   对于拼多多这样的新农人孵化器来讲,其对于新农人孵化,不仅将会填补这一缺口,同样将会为摸索出孵化新农人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做出贡献。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