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2月2日美股盘前,拼多多涨近0.67%。
相关新闻消息
今年各地的春晚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山东台的了,有一个相声节目总结了某的领现金套路,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明眼人都知道指的是谁,就差直接报名字了。
无独有偶,去年也传出了拼多多因负面新闻被春晚劝退的消息。
拼多多好像总是与春晚八字不合,始终无法站上这个能够最快提升品牌知晓度的舞台,倒是反复被当成段子在各大晚会上表演。
究其原因,应该与拼多多“砍一刀拿现金”的套路有关,毕竟和朋友聊天时没人会拒绝吐槽拼多多的套路,大家在这个问题上能够产生共鸣,加深了友情,拼多多功不可没。
名声重要吗?在资本面前不一定,拼多多能够成为中国前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黄峥排入过国内最有钱的5人之中是最好的证明,但一家名声不怎么样的企业是无法长期在中国这个讲究面子的地方保持良好态势的。
拼多多其实也知道这点,所以它想要转型。
拼多多的早期策略
在天猫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统治者中国电商平台的时候,小老弟拼多多想要打破这一格局非常困难。
常规套路不行,只能不走寻常路,拼多多的策略分为两块。
一是专注下沉市场。拼多多是真的够下沉,传统电商将精力集中在三线以上城市,而拼多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线以下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用户。
不少农村老人根本不知道天猫淘宝是什么,但会用拼多多网购,底层用户的客单价很低但架不住人多,GMV就这么起来了。
二是“传销式”的拉人头策略。“砍一刀、点一下”是拼多多迅速做大的第二个秘籍,农村人相对于城里人来说更加重视乡情,邻里之间经常串门走动,这种环境很适合“砍一刀”策略,用户数就这么起来了。
当然,以上两条为拼多多带来GMV和用户数的同时也给其打上了“产品质量差”和“套路多”的烙印。
这也正常,下沉市场的用户收入低,只有足够低价的产品才能吸引到他们,可便宜怎么可能会有好货呢?
同时,套路的本质是砸钱获客,拼多多虽然不差钱但也得尽量让每一分钱达到最大的功效,随随便便就能提现的话不利于获得更多的用户。
这套组合拳的优势帮助拼多多很快从电商红海市场中杀了出来,和天猫淘宝、京东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另外一方面,组合拳的劣势在前期并不明显,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名声差成为了拼多多想要再上一个台阶最大的障碍。
改变形象还是那一招——撒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淘宝特价版?
这玩意是阿里推出的专门针对下沉电商客户的购物平台,这是和拼多多正式宣战的节奏,阿里想要通吃,在下沉市场和拼多多扳手腕。
拼多多没有多深的护城河,面对阿里的进攻无法做到有效防守,那么只能以牙还牙,进攻阿里们的腹地,也就是中高端电商市场。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无疑是改变“产品LOW”、“套路多”的形象。
今年过年期间拼多多的一系列举动说明了一切。
小年夜那天朋友发了链接让帮着点一下,一看是拼多多的,我准备让朋友直接放弃。
正在我向朋友普及拼多多提现套路时,对方发来了一张微信零钱入账500元通知的截图,并告诉我不用点了,她已成功提现。
没过多久我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不少类似“感谢拼夕夕”的状态,仔细一看全是真拿到现金的截图,有的100元、有的500元、还有的800元。
真是出人意料,难道拼多多摒弃了以前的套路?
与此同时,我发现公众号、B站等内容平台关注的不少大V在为拼多多打广告,基本都是“大牌正品、百亿补贴”之类的内容。
要知道这些大V一条广告的报价至少是6位数,相信我没有关注的大V也会接类似的广告,可以想象拼多多最近投入了多少资金。
提现红包、广告宣传、商品差价补贴,这些都是需要支出现金的,拼多多今年过年整了一个大活,不管效果如何,从资金量上来看远远多于“支付宝五福”和“京东的春晚联动红包”。
做了那么多,撒了那么多钱,从中可以看出拼多多想变品牌形象的决心。
拼多多的高端化能成功吗?
改变低端品牌形象最快的方法是与高端建立联系,这是拼多多想上春晚的初衷,可原本形象实在太LOW,春晚可不是撒钱就能上的。
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换条路,通过销售苹果手机、高端化妆品等大牌正品,并给予大额补贴让消费者建立起正品大牌拼多多全网最低价的映像是其主攻方向。
同时,真让用户拿到现金是在抹去“套路多”的烙印。
拼多多在革自己的命,抛弃两大立足法宝,向高端消费领域迈进,只是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
我身边就有一些人刚提现成功就卸载拼多多的人,在他们眼里拼多多只是用来薅羊毛的,用来网购还是太差了点。
人们常说第一印象很重要,要想改变得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经过很长的时间,拼多多正在经历改变,只是前路漫漫,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钱要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