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一、七部门印发意见加大创业融资支持 鼓励创业贷款降门槛扩范围提上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2月25日消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明确,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更多创业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创业主体,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支持。
二、惠民生促消费 多地真金白银出实招
近期,不少地方正通过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举办消费季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专家认为,地方政府积极推出各种促消费的举措,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一鸣2月25日表示,当前最迫切的是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有效提振消费。
三、央行精准调控 流动性充裕料无虞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缩量续做当月到期MLF。同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3185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4892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1707亿元。
上海证券报
一、助力稳增长扩内需 多地按下城市更新“加速键”
今年以来,江苏、安徽、河南、上海、天津等多地按下城市更新“加速键”。专家表示,城市更新不仅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扩内需、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抓手,2025年各地城市更新行动将进一步加速。
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消除阻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种隐形壁垒
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25日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前期经验,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三、“一线问诊”为企业解难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开年以来,全国多地证监局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证监会部署,全面启动新一轮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各个证监局深入企业一线,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难题,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一、科技金融向“新”聚力 让源头活水流入优质硬科技
DeepSeek的出现搅动着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的格局,也在资本市场掀起了巨大波澜。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首位,科技金融该如何持续发力,为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发展增强动能,无疑将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议焦点。
二、债市回调是市场自发纠偏 “每调买机”不再牢固
本周一债市迎来大幅调整,引发市场热议,昨日在逆回购净回笼、中期借贷便利(MLF)继续缩量续作等资金面的扰动下,债市先跌后涨震荡明显。自春节假期复工以来,此前受市场热捧的长端利率债跌幅较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收益率上涨代表债券价格下跌)超12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幅超10个基点。
三、反思“内卷式”竞争:如何破“卷”成蝶 走出过度投入与低效回报怪圈?
零息购车、限时优惠、保险补贴……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已有30多家车企启动新一轮降价。千千万万像李波一样的从业者,在这场价格绞杀中艰难求生。在李波看来,价格战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再难合上,汽车市场已经“回不去了”。
证券日报
一、中基协:截至1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1.93万亿元
2月25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相较于2024年12月底的32.83万亿元,规模稍有下降。
二、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吹响扩大有效投资“冲锋号”
2月24日,山东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济南举行。山东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有1006个,总投资10427亿元。
三、多措并举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加速证券市场机构化转型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署名文章《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提出,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等目标,继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改善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与结构。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