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行情
市场昨日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指盘中一度创出年内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019亿。板块方面,数据中心电源、算力、脑机接口、电网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小金属、猪肉、白酒、工程机械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跌0.23%,深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58%。
十大劵商
天风证券:配置层面港股对内地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
天风证券表示,配置层面,以10年期中债收益率衡量的恒指股权风险溢价(ERP)处于突破向下一倍标准差、与2024年10月初相当的位置,较2023年2月初的水平也存在一定下行空间,因此港股对内地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而在长端美债情形下,恒指ERP已突破近年来低位水平,尽管近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出现快速回落,但可比区间内美债的配置性价比依然高于港股,后续外资配置港股的意愿仍需更多观察。根据经济复苏与市场流动性,可以把投资主线降维为三个方向:1)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的科技AI+;2)消费股的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逐步复苏;3)低估红利继续崛起。其中,消费板块投资的核心因子是估值,在当前消费板块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复苏周期抬头(哪怕是很弱的斜率),以宏观叙事而对消费过分悲观反而是一种风险,重视恒生互联网。
中信建投:预计3月工程机械内销增长势头延续
中信建投指出,1-2月挖机内销增长51%,非挖核心品种也有较好增长,内需复苏超预期,3月上游零部件公司排产紧密,预计3月工程机械内销增长势头延续。中信建投认为国内市场有望进入周期向上,首先从周期位置角度来看,2024年核心品种销量相比周期高点已下跌70%-80%,基数压力大大缓解;近期国内新增投资较好,2024年下半年开始资金到位、基建投资、开工小时数均向好,2025年多区域多种类型需求向好。从中长期更新换代角度来看,更新换代需求为周期上行提供持续性,新一轮更新换代周期开始,且近几年二手机出海数量大幅提升、设备更新换代政策加速老旧机型淘汰,国内更新换代需求向上的确定性增强。
中金公司:中国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服务消费的空间大于商品消费
中金公司表示,从多个维度来看,中国消费与GDP之比偏低。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商品消费占GDP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出现明显偏离,但服务消费占GDP之比重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的偏离比较多。展望未来,中国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服务消费的空间大于商品消费,尤其是医疗保险、文娱等方面。商品消费的空间更多在于升级,即提质;而服务消费的空间可能主要在于提量。提升劳动者报酬有助于提升消费,但结构性改革,比如改善社会保障等对于提升消费意义重大。
中信证券:当前红利策略已呈现较为显著的底部特征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从定量指标看,当前红利策略已呈现较为显著的底部特征:一是收益风险分布区间看,红利过去3个月业绩形成罕见的“负收益-高波动”特征,显著偏离其长期中枢分布、蕴含修复动能;二是相对市场超额,红利40日超额低于年均线已近-10%,历史规律看较大概率出现超额回归;三是红利ETF处于缩量净申购状态,通常对应策略底部阶段;四是量能指标看,红利风格量能已经低于警戒线水平,具备较高胜率和赔率。此外,中证红利成交额占比分位数已回落至5%以下的历史低位,处于近五年交易量的“冷却”区域,存在配置安全边际。长期来看,在分红政策强化措施、低无风险收益率环境、长期资金引导入市的政策背景下,红利策略兼具底部特征与修复空间。
中航证券董忠云:恒生科技指数迎年度级别投资机会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做客中国证券报“ETF点金汇”直播间时表示,恒生科技指数的行情是年度级别的投资机会。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持续上涨,一是因为该指数代表着人工智能革命所对应的中国优质科技公司,包括互联网公司、智能手机公司、半导体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等。此外,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仍不算高,估值仍有上升空间。指数快速上涨后,部分资金会落袋为安,但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的产业周期非常清晰。阿里巴巴此前宣布在2025年对AI的资本支出会大幅上升,反映了人工智能科技即将进入产业扩张期。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意味着AI将从概念投资阶段过渡到景气投资阶段。
华兴证券:产品组合优化有望持续推动京东健康毛利率增长
华兴证券研报认为,1)2024年产品销售稳健增长,全渠道布局优化:根据京东健康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8亿元,其中2024年下半年产品销售收入受到上一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但随着公司持续优化全渠道业务布局,强化在线平台与即时零售业务协同,商品供应不断丰富,2025年销售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加深与国内外知名药企合作,在新药首发、全渠道拓展和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复购率。2)深化供应链优势,拓展医疗健康服务生态: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持续强化医药健康供应链能力,并加大对第三方商家的支持力度。到2024年底,公司的第三方商家数量已超过10万家,进一步丰富了平台商品供给;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医保在线支付服务,已覆盖全国18个城市,接入超3000家医保定点药房。此外,公司加速推进智慧医疗与数字化创新,推出AI健康助手“康康”、AI心理陪伴师“聊愈小宇宙”等创新服务,并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新一代智慧医院。
民生证券:美股近期下跌的核心原因是衰退预期下的流动性紧缩恐慌
民生证券表示,纳指近四周跌13%,跌出了经济衰退的味道。美股究竟在跌什么?我们认为核心原因是衰退预期下的流动性紧缩恐慌:一方面,特朗普的“衰退”引导正好碰上了经济数据的走弱;另一方面,流动性担忧背后,既有美联储缩表末期的不适,更有来自中国和欧洲的“分流”,以及日本央行进一步紧缩的“阴影”。美国经济正经历大幅放缓的担忧。关税反复、DOGE裁员减支影响,美国经济乐观情绪反转。亚特兰大联储2月以来将一季度GDP预期从+3.9%下调至衰退-2.4%,居民消费和净出口是下调的主因。
华西证券:AI产业进入商业化提速期 继续看好具有明确社会价值的科技龙头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AI产业进入商业化提速期,国内头部企业凭借成本、效率与本地化优势,性价比凸显,科技红利持续兑现,继续看好具有明确社会价值的科技龙头。建议关注以下民生消费相关投资机会:1)游戏行业:政策激励提振内需,科技赋能强化产品竞争力,出海布局增长空间广阔;2)港股互联网龙头:促消费稳就业,核心标的估值与业绩双修复;3)电影及文旅产业:消费政策促进院线复苏,刺激改善型消费需求释放。
银河证券:数智化牢固根基 AI赋能纺织服装行业深化提效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AI未来有望在更多行业应用,纺织服装作为消费端与生产端数据互动活跃领域,近年已经开始数字化、智能化布局。上游制造端通过智能化生产降本增效,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化管理,搭建智能化设备与数据平台,小批量、个性化订单快速响应。下游品牌端通过数据驱动匹配各方需求,应用智能零售系统捕捉消费者行为数据,反哺产品研发与营销策略。数智化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全产业链协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产业+AI应用愈发广泛成熟,企业效率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具备资金和规模优势实现优质数字化+AI搭建和应用,由于AI赋能更多体现在企业的内在经营层面,规模越大的龙头企业经营效率边际改善效果越大。
开源证券:人形机器人量产有望超预期 应聚焦共性关键技术及核心环节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2025—2026年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在量产方面有望超预期,寻找快速响应需求且能稳定量产的优质供应商,已成为当务之急。相较于猜测供应链,更应聚焦确定性更高的共性关键技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可以优化但不会被替代),以及供应链核心环节与重点企业(长期深耕的企业拥有卡位优势)。关注:执行器、电机、传动部件(丝杠、减速器)、灵巧手(微型电机、微型丝杠及减速箱、弹簧)、小脑/运控、传感器、其他部件(线束连接器等)及设备刀具。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