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发布定增发行结果相关公告,本次定增发行股份数量为7亿股,发行价格为8.3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8.17亿元,实现定增股票满额发行。
国金证券表示,本次定增的成功发行,是市场对公司经营发展方向的认可,将为公司“第三次创业”保驾护航。
在市场机构化程度逐渐提升的背景下,近期券商“补血”频频。今年3月,中国银河完成78亿元可转债的发行。4月,长城证券再融资获证监会批复;东方证券完成配股事项再融资逾127亿元。
“顶格”完成近60亿元定增
自2020年以来,上市券商陆续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支撑相关业务发展。Wind数据显示,按上市日统计,2021年有11家券商通过定增、配股、可转债三大形式,累计募资656.1亿元。其中,定增298.04亿元,配股200.06亿元,可转债15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机构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但上市券商再募资金额“缩水”现象时有发生。2020年底,中信建投完成39亿元定增,比预案的130亿元缩水七成。2021年,天风证券、浙商证券的募资金额也均不及预案。其中,浙商证券预计募资100亿元,而实际募资28.05亿元,缩水近七成。
此外,也有多家券商在再融资过程中调降了募资规模。其中,中国银河在去年10月份抛出发行不超110亿元可转债计划,后于今年1月份将拟发行可转债总额调降为不超过78亿元;长城证券于今年2月18日将拟定增募资总额由不超过100亿元调整为不超过84.64亿元。
在此背景下,国金证券此次能以顶格募资额完成近60亿元的定增方案,颇为出乎市场意料。国金证券表示,本次定增的完成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实力,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为不断为股东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认购主体多元
多家券商基金捧场
公告显示,国金证券的本次定增获得了投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最终确定了7名发行对象。其中,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购3.65亿股,共投资约30.3亿元;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配金额也超过10亿元,为12.33亿元。
此外,光大证券、华夏基金、诺德基金和中国银河也积极参与,分别获配了近5.00亿元、2.11亿元、1.70亿元和1.33亿元。在本次发行之后,光大证券进入到国金证券前十大股东。
对于公司股东结构的变化,国金证券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陈金霞通过长沙涌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涌金控股合计控制公司21.38%的股份,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将和其他股东一起,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的发展。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引入新的投资者,将有利于公司股东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为公司注入新的资金、业务等各方面的支持。
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倡导、鼓励券商行业做大做强,利用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内的多种形式增强各类券商主体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金证券表示,通过此次定增,公司作为民营券商,将能更好地借助包括成都产业资本等股东的资源禀赋、社会资源,提高抗风险能力。
提出营收目标
开启“第三次创业”征程
对于此次定增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国金证券董秘周洪刚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本次募资的顺利完成,将为公司第三次创业的开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周洪刚看来,1990年成都证券的设立是公司第一次创业的起点;2005年涌金入主国金证券是第二次创业的起点。这两次创业各经历了十五年,使公司从一家区域性、单一业务型的券商快速成长为目前资质齐全、业务齐备、全国布局,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地位和影响力的一家券商。
“2021年以来,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公司上下一致厘清了‘做大做强’的战略方向,决定开启公司的第三次创业,并确立了到2031年底前营业收入进入行业前15名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以投行为牵引,以研究为驱动’的战略原则。本次募资的顺利完成,将为公司第三次创业的开启奠定坚实的基础。”周洪刚说。
周洪刚表示,国金证券目前已经在医疗大健康、新能源与汽车、ICT(电子信息)、消费品等行业,以及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投行业务在上述行业和区域为2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了IPO服务,并且在研究、股权投资等业务领域,围绕上述行业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和市场地位。
“国金证券本次定增能够顶格完成,正是市场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战略的高度认可和发展前景的广泛看好。”周洪刚表示,公司将牢牢把握注册制全面推广和财富管理市场大发展的市场机遇,运用公司现有的资源禀赋,通过加强业务协同,促进业务之间相互赋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成为聚焦高速成长行业的具有差异化竞争能力的券商。